包含鲁字的成语_包含鲁字的四字词语
登山小鲁 :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亥豕鲁鱼 : 把“亥”字错成“豕”字,把“鲁”字错成“鱼”字。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鲁人回日 : 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鲁女泣荆 : 比喻留
登山小鲁 : 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亥豕鲁鱼 : 把“亥”字错成“豕”字,把“鲁”字错成“鱼”字。指传写或刻印中的文字错误。
鲁人回日 : 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鲁女泣荆 : 比喻留恋旧物,勾起对往事的缅怀。
鲁缟齐纨 : 古代齐国和鲁国生产的白色细绢。后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鲁阳挥日 : 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鲁殿灵光 : 灵光:汉代殿名。比喻仅存的有声望的人或事物。
鲁戈挥日 : 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鲁阳挥戈 : 指力挽危局。
鲁阳回日 : 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鲁卫之政 : 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鲁斤燕削 : 鲁之削(小刀),宋之斤(斧头),质量都很好;如易地生产,在鲁造斤而在燕制削,质量不会优良。比喻由于地域等条件限制,学习模仿达不到原来水平。
鲁灵光殿 : ①汉代著名宫殿名。在曲阜(今山东曲阜)。②比喻硕果仅存的人或事物。
鲁连蹈海 : 战国时齐国人鲁仲连不满秦王称帝的计划,曾说,秦如称帝,则蹈东海而死。后以之表示宁死而不受强敌屈辱的气节、情操。
鲁戈回日 : 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鲁鱼亥豕 : 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鲁莽灭裂 : 鲁莽:粗鲁莽撞;灭裂:轻率。形容行动粗鲁莽撞,做事草率,不负责任。
鲁鱼帝虎 : 指文字传抄错误。
鲁鱼陶阴 : “鲁”和“鱼”、“陶”和“阴”字形相近易混。指传抄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鲁阳麾戈 : 指力挽危局。同“鲁阳挥戈”。
鲁莽从事 : 鲁莽:轻率。指说话做事不经过考虑。
漆女忧鲁 : 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齐纨鲁缟 : 古代齐国和鲁国生产的白色细绢。后也泛指名贵的丝织品。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豕亥鱼鲁 : 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宋斤鲁削 : 宋国产的斧头和鲁国产的曲刀。比喻当地特产的精良工具。
鱼鲁帝虎 : 指将鱼误写作鲁,帝误写作虎。泛指文字错讹。
邹鲁遗风 : 孔子是鲁人,孟子是邹人,故以“邹鲁遗风”指孔孟遗留下来的儒家风气。
剔留秃鲁 : 亦作“剔留秃圞”。 圆转貌。 元 刘唐卿 《降桑椹》第一折:“看他两箇眼,剔留秃鲁的。他是箇真贼。” 元 无名氏 《飞刀对箭》第二折:“恰便似烟薰的 子路 ,墨洒就的金刚,横里一丈,竖里一丈,剔留秃鲁,不知甚么模样!” 元 无名氏
酒评鲁赵 : 《庄子·胠箧》“ 鲁 酒薄而 邯郸 围” 唐 陆德明 释文:“ 许慎 注《淮南》云: 楚 会诸侯, 鲁 赵 俱献酒於 楚王 , 鲁 酒薄而 赵 酒厚。 楚 之主酒吏求酒於 赵 , 赵 不与,吏怒,乃以 赵 厚酒易 鲁 薄酒奏之。 楚王
椎鲁朴钝 : 犹椎鲁敦朴。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椎鲁朴钝,非学者之患也;聪明絶异,学者之深患也。”
椎鲁敦朴 : 谓质朴诚实。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善为治者,常养斯民之质于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不凿其天,顓然无思,頽然无为,椎鲁敦朴而不杂以伪,故其民难摇而易化。”
鲁连辞赏 :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此时 鲁仲连 适游 赵 ,会 秦 围 赵 ,闻 魏 将欲令 赵 尊 秦 为帝”,乃挺身而出,义不帝 秦 ,“ 秦 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 魏 公子无忌 夺 晋鄙 军以救 赵 ,击 秦 军, 秦 军遂引而去
鲁阳指日 : 同“ 鲁阳挥戈 ”。 清 吾庐儒 《京华慷慨竹枝词·电灯》:“大地茫茫日暮时, 鲁阳 指日日仍驰。”
鲁敦周彝 : 敦和彝均为古代青铜制器。因以“鲁敦周彝”比喻价值珍贵,值得保存传世的文物。 明 宋濂 《题品仲实诗后》:“﹝公﹞立朝大节,极有可法,篇章散落於四方者,固宜宝之如 鲁 敦 周 彝,传之於子若孙也。”
鲁姑弃子 : 汉 刘向 《列女传·鲁义姑姊》:“ 齐君 攻 鲁 , 义姑 有节,见军走山,弃子抱姪。”后以“鲁姑弃子”称颂 鲁义姑 牺牲亲生儿子而保全侄儿的义举。 唐 李白 《溧阳濑水贞义女碑铭》:“ 鲁姑 弃子,以却三军之众;漂母进饭,没受千金之恩
鲁鲁冒冒 : 方言。鲁莽冒失。 康濯 《东方红》第五章六:“分歧是从 刘成旺 给引起的。谁都没料到他竟会鲁鲁冒冒提出来,自己回头要参加村里的鸣放大会!这实在也是个突然事件!”
鲁文在手 : 《左传·隐公元年》:“ 仲子 生而有文在其手,曰为‘鲁夫人’,故 仲子 归于我。”后因以“鲁文在手”称婚嫁因缘。 唐 元稹 《王承宗母吴氏封齐国太夫人制》:“ 王承宗 母 燕国 太夫人 吴氏 ,鲁文在手, 燕 梦徵兰,道以匡夫,仁而训子。
黜周王鲁 : 汉 代《公羊》学家因《春秋》用 鲁 记年,认为这是贬降 周 而以 鲁 为王。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所书之王,即 平王 也;所用之历,即 周 正也;所称之公,即 鲁隐 也;安在其黜 周 而王 鲁 乎?” 孔颖达 疏:“若黜
鲁衞之政 : 语出《论语·子路》:“ 鲁 衞 之政,兄弟也。” 鲁 是 周 朝 周公 的封国, 卫 是 周公 之弟 康叔 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孟阳 、 景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