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録 :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传闻异辞,记载别出,不能兼收并録以待作者之决择,而私作聪明,自定去取,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貤先録后 : 谓貤
兼收并録 :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答客问下》:“传闻异辞,记载别出,不能兼收并録以待作者之决择,而私作聪明,自定去取,则此次之业难于凭藉者四矣。”
貤先録后 : 谓貤封先人,录用后嗣。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任子再荫》:“惟 穆宗 登极大霈,元辅 徐华亭 以羽翼大功,貤先録后,自不必言,而其子太常卿、掌尚宝司 徐璠 ,亦以三品京堂荫子 肇荫 为官生,则其时父子同在班行,尤为奇遇,实国朝所未
量才録用 : 酌量才能,收录任用。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凡所擘划利害,不问何人,小则随事酬劳,大则量才録用。”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凡愿继续服务者,在人民政府接管后,准予量才录用,不使流离失所。”亦作“ 量材録用 ”。 太平天囯
甄奇録异 : 谓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三国志·吴志·步骘传》“ 騭 於是条于时事业在 荆州 界者, 诸葛瑾 …… 李肃 、 周条 、 石干 十一人,甄别行状”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李肃 ﹞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録异,荐述后进
誊録书手 : 科举考试考卷的誊录人员。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防考官认识士子笔跡之弊,由布政司于各府、州、县书吏内挑选考验若干名为誊録书手。” 商衍鎏 《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第二章第三节:“誊録书手不准携带墨笔,如有顶冒入场,代人改窜
亚肩迭背 : 肩压肩,背挨背。形容人多拥挤。
亚肩叠背 : 前后的人肩背紧挨着。形容人多拥挤。
迅雷风烈 : 犹言迅雷烈风。
询事考言 : 询:查询;考:考核。查询、考核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后多指对官员的考核。
询迁询谋 : 指国家的安危、国都的迁徙、国君的拥立,都要征求人民的意见。
压倒一切 : 精神气度高高在上,把一切都比下去了。
压倒元白 : 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
压寨夫人 : 指山寨头领的妻子。
压线年年 : 压线:指缝纫;年年:年复一年。年年作缝纫活。比喻徒为他人长期忙碌。
压山探海 : 形容人数众多。
逊志时敏 : 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
薰以香自焚 : 薰:香草。香草因为有香味才遭焚烧。比喻人因有才能而招来祸患。
哑口无声 :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同“哑口无言”。
压卷之作 : 压:超过。指诗文书画中能超过其它同类作品的、最出色的作品。
哑口无言 : 哑口:象哑巴一样。象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压良为贱 : 旧指强买平民女子为奴婢。
迅风暴雨 : 迅: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风雨来势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争。
呀呀学语 : 呀呀:象声词,摹拟婴儿学说话的声音。形容婴儿咿咿呀呀地学大人说话的神情。
压雪求油 : 比喻难以作到的事。
哑子吃苦瓜 : 比喻有苦说不出。
哑子做梦 : 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
压肩叠背 : 指人众多密集。
哑子吃黄连 : 歇后语。比喻有苦说不出。
哑子得梦 : 比喻满腹心事,无处倾诉。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 黄连:中药,味苦。哑巴吃了黄连,嘴里说不出来。比喻有苦难言
哑然一笑 : 哑然:形容笑声。禁不住笑出声来。
哑然而笑 : 哑然:形容笑声。禁不住笑出声来。
哑子寻梦 : 比喻有话或苦衷说不出。同“哑子做梦”。
哑然失笑 : 失笑:忍不住地笑起来。禁不住笑出声来。
哑子做梦说不清 : 比喻满腹心事,无处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