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渡陈仓 :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或暗中进行活动釜底抽薪 :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发制人 : 发
暗渡陈仓 : 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造假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或暗中进行活动
釜底抽薪 : 釜:古代的一种锅;薪:柴。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后发制人 : 发:发动;制:控制,制服。等对方先动手,再抓住有利时机反击,制服对方。
急于求成 : 急:急切。急着要取得成功。
紧追不舍 : 使差距接近,势均力敌。
惊心动魄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铿锵有力 :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铿镪: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雷霆万钧 : 霆:急雷;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形容威力极大,无法阻挡。
面红耳赤 : 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摩拳擦掌 : 形容战斗或劳动之前,人们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
摩肩接踵 : 肩碰着肩,脚碰着脚。形容人多拥挤。
你来我往 : 指亲朋好友之间交往频繁。
你追我赶 : 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旗开得胜 : 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刚一开始,就取得好成绩。
齐心协力 : 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千钧一发 :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全神贯注 : 贯注:集中。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热火朝天 : 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如雷贯耳 : 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生龙活虎 : 有生气的龙和有活力的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手忙脚乱 :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手足无措 :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随机应变 : 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提心吊胆 :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痛快淋漓 : 淋漓:心情舒畅。形容非常痛快。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团结一致。
咬紧牙关 : 尽最大努力忍受痛苦或克服困难。
遥遥领先 : 遥遥:远远。远远地走在最前面。
一决雌雄 : 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一胜负,比个高下。
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游刃有余 : 刀刃运转于骨节空隙中,在有回旋的余地。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
犹豫不决 : 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
振奋人心 :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整装待发 : 整理好行装,等待出发。
只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百发百中 : 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百步穿杨 : 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
背水一战 :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并驾齐驱 : 并驾:几匹马并排拉着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并排套着的几匹马一齐快跑。比喻彼此的力量或才能不分高下。
当机立断 : 当机:抓住时机。在紧要时刻立即做出决断。
酒中八仙 : 同“ 饮中八仙 ”。
指 唐 代酷好饮酒的 李白 、 贺知章 、 李适之 、 汝阳王 李琎 、 崔宗之 、 苏晋 、 张旭 、 焦遂 等八人。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饮中八仙》:“ 范传正 撰《李白墓碑》云:时人以公及 贺监 、
钻隙踰墙 : 同“ 钻穴踰墙 ”。
宋 陈亮 《祭潘叔度文》:“此钻隙踰墙之贱,而惧行己之无耻也。”
钻燧易火 : 同“ 钻燧改火 ”。
《管子·禁藏》:“当春三月,萩室熯造,钻燧易火,杼井易水,所以去兹毒也。”
钻木得火 : 远古时代的一种取火方法。用钻子钻木,木因摩擦发热而爆出火星。相传 燧人氏 发明。《关尹子·二柱》:“形之所自生者,如钻木得火。” 清 袁枚 《新齐谐·燧人钻火树》:“教 燧人皇帝 钻木取火,以作大烹。” 鲁迅 《南腔北调集·火》:“但是,
钻天蓦地 : 谓升为高官。 清 钱谦益 《反东坡洗儿诗己巳九月九日》:“还愿生儿獧且巧,钻天驀地到公卿。”参见“ 钻天令 ”。
钱井经商 : 谓租屋取利者。 宋 陶穀 《清异录·钱井经商》:“僦屋出钱号曰痴钱。故僦赁取直者,京师人指为钱井经商。”
都啰啰族 : 古 鞑靼 族的部族名。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四:“凡二日,次 都囉囉 族, 汉 使过者,遗以财货,谓之打当。次歷 茅家喎子 族……此九族, 达靼 中尤尊者。”
铁肝御史 : 宋 钱顗 为侍御史,刚正不阿,世以此称之。《宋史·钱顗传》:“家贫母老,至丐贷亲旧以给朝哺,而怡然无謫官之色。 苏軾 遗以诗,有‘乌府先生铁作肝’之句,世因目为铁肝御史。”
铁脚诡寄 : 指 明 代 浙江 富民为逃避徭役而将田产假托在亲邻、佃仆名下的一种手段。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非民风》:“先是命户部覈实天下土田,而两 浙 富民畏避差役,往往以田产诡寄亲邻佃僕,谓之铁脚诡寄。”《明史·食货志一》:“ 明太祖 即帝位,
铁达铁达 : 象声词。 茅盾 《子夜》十五:“恰好看见 莫干丞 披一件布衫,拖了一双踏倒后跟的旧鞋子,铁达铁达跑过来。”亦作“ 铁搭铁搭 ”。 叶圣陶 《绿衣》:“他不顾我的失望,只是铁搭铁搭地赶他无穷的路程。”
铁脚木鹅 : 古代测水深浅的工具。 唐 颜师古 《隋遗录》上:“大桥未就,别命云屯将军 麻叔谋 濬 黄河 入 汴 隄,使胜巨舰。 叔谋 衔命,甚酷,以铁脚木鹅试彼浅深。鹅止,谓濬河之夫不忠,队伍死水下。” 唐 无名氏 《开河记》:“上言水浅河窄,行舟
铁甲兵轮 : 军舰的旧称。 清 张百熙 《上条呈时事疏》:“铁甲兵轮,宜劝 华 商之在外洋者,捐资购办也。”
陵母伏剑 : 王陵 为 汉 将。 项羽 取 陵 母,欲以招 陵 。有 汉 使来, 陵 母见之,谓曰:愿告吾儿, 汉王 长者,必得天下,子谨事之,无有二志,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剑而死。 项王 怒,烹 陵 母。后 陵 卒从 汉王 定天下,封为 安国侯 。事见《
铁链夹棒 : 古代兵器名。形制如打麦用的连枷。《武备志·军资乘·铁链夹棒》:“铁链夹棒,其状如农家打麦之枷。以铁饰之,利於自上击下。”
铁锁银钩 : 中国画技法之一,指铁钩锁。 明 李东阳 《柯敬仲墨竹》诗之一:“铁锁银钩谁解道,人间空梦笔生花。”
陵母知兴 : 《汉书·王陵传》:“ 王陵 , 沛 人也……聚党数千人,居 南阳 ,不肯从 沛公 。及 汉王 之还击 项籍 , 陵 乃以兵属 汉 。 项羽 取 陵 母置军中, 陵 使至,则东乡坐 陵 母,欲以招 陵 。 陵 母既私送使者,泣曰:‘愿为老妾语
铁帽子王 : 清 朝俗称世袭原封爵位的王爷。 清 梁章鉅 《称谓录·宗室》:“我朝 礼亲王 、 睿亲王 、 肃亲王 、 郑亲王 、 庄亲王 、 豫亲王 、 顺承郡王 、 克覲郡王 ,皆国初有大勋劳者,世袭不降封,谓之铁帽子王。” 赵大年 《公主的女儿》
铁门限笔 : 指 南朝 陈 智永禅师 的书体。 明 王世贞 《题凌中丞书<金刚经>跋》:“中丞 凌公 ,书此经,全用铁门限笔。圆熟有结体,得临池三昧。”参见“ 铁门限 ”。
铁扇公主 : 《西游记》人物。又名 罗刹女 。 牛魔王 之妻。 孙悟空 向她借法宝芭蕉扇,她不肯。 悟空 变成蠓虫钻进她的肚子里去威胁。后因 牛魔王 被擒,才将扇子献出。《西游记》第五九回:“樵子笑道:‘这 芭蕉洞 虽有,却无个铁扇仙,只有个 铁扇公主
陶侃之意 : 《晋书·陶侃传》载, 陶侃 梦生八翼,飞登天门,已登其八,唯一不得入,阍者以杖击之,折其左翼。后 侃 都督八州,握重兵,潜有窥窬之志,每思折翼之祥,即自抑而止。后因以“陶侃之意”指伺机谋废旧朝,自建新朝之典。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语资
铁闷子车 : 有铁棚的火车。没有窗户,多为载货之用。 杨朔 《乱人坑》:“这些人不是抓来就是掳来的,锁在铁闷子车里,吃喝不管。”亦称“ 铁闷车 ”。 茅盾 《苏嘉路上》一:“这天是阴天,一列铁闷车又紧挨着月台。”
隼集陈庭 : 《国语·鲁语下》:“ 仲尼 在 陈 ,有隼集于 陈侯 之庭而死,楛矢贯之,石砮其长尺有咫。 陈惠公 使人以隼如 仲尼 之馆问之。 仲尼 曰:‘隼之来也远矣,此 肃慎氏 之矢也……君若使有司求诸故府,其可得也。’使求得之金櫝,如之。”后用为博
陶母邀宾 : 指 晋 陶侃 母 湛氏 剪发待宾的故事。典出《晋书·陶侃传》:“ 侃 早孤贫,为县吏。 鄱阳 孝廉 范逵 尝过 侃 ,时仓卒无以待宾,其母乃截髮得双髲,以易酒肴,乐饮极欢,虽僕从亦过所望。” 元 秦简夫 《剪发待宾》第三折:“着人道娘教
钻门出户 : 走家串户,在各家进进出出。 化石 《山村接生员》:“ 胡么婶 照样在山里上上下下,钻门出户。”
陶侃之僻 : 《晋书·陶侃传》:“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侃 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 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餘雪犹溼,於是以屑布地
铁甲金戈 : 借指武职、军人。 元 王伯成 《天宝遗事诸宫调·遗事引》:“响珊珊铁甲金戈,明晃晃斧鉞刀枪。”参见“ 金戈铁马 ”。
顿递司酒 : 后唐 宋 初行大礼时由顿递司负责酿造分饷近臣的酒。其味醇美。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下:“惟顿递司例造酒,分餉近臣,京师称顿递司酒为最美。”亦省称“ 顿递酒 ”。 宋 苏轼 有《和钱穆父送别并求顿递酒》诗。
铄景泣金 : 谓消除阴影,熔化金属。 明 夏完淳 《招魂》:“ 咸池 沸日,鑠景泣金。”
陶陶遂遂 : 相随行貌。《礼记·祭仪》:“及祭之后,陶陶遂遂,如将復入然。” 郑玄 注:“陶陶遂遂,相随行之貌。” 孔颖达 疏:“孝子思念亲深,及至祭后,想像亲来形貌,陶陶遂遂如,似亲将復反更入然。” 陆德明 释文:“陶,音遥。”
顿茶顿饭 : 煮茶烧饭。顿,用同“ 燉 ”。《金瓶梅》第二回:“ 武松 每日自去县里承差应事,不论归迟归早,妇人顿茶顿饭,欢天喜地伏侍 武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