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羽毛 :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爱憎分明 :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爱财如命 :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昂首挺胸 : 抬起头,挺起
爱惜羽毛 : 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爱憎分明 : 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爱财如命 : 把钱财看得跟生命一样重要。形容极端吝啬。
昂首挺胸 : 抬起头,挺起胸膛。形容斗志高,士气旺。
八斗之才 :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八面玲珑 : 玲珑:精巧细致,指人灵活、敏捷。本指窗户明亮轩敞。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待人接物面面俱到。
八面见光 : 形容人非常世故,各方面都能应付得很周到。
拔刀相助 : 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霸道横行 : 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白日衣绣 : 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百年树人 : 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百无一能 : 能:能力,胜任。什么都不会做。
抱诚守真 :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
褒善贬恶 : 褒:赞扬;贬:批评。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饱食终日 :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卑鄙无耻 : 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卑躬屈膝 : 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居心不正,言行肮脏。
卑躬屈节 :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背信弃义 :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背义忘恩 : 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背恩忘义 : 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俾昼作夜 : 指晨昏颠倒。常用在无限制地享乐。
碧血丹心 :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蔽聪塞明 : 蔽:遮;聪:听觉灵敏;明:香得清楚。掩住耳朵,挡住眼睛。比喻对客观事物不闻不问。
便宜行事 : 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辩才无碍 : 碍:滞碍。本是佛教用语,指菩萨为人说法,义理通达,言辞流利,后泛指口才好,能辩论。
别具一格 : 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别具只眼 : 具有独到的眼光和见解。比喻有独到的见解。
别树一帜 : 树:立;帜:旗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冰壶秋月 : 冰壶:盛水的玉壶,比喻洁白。比喻洁白明净。多指人的品格。
冰清玉润 : 润:滋润。象冰一样晶莹,如玉一般润泽。原指晋乐广卫玠翁婿俩操行洁白。后常比喻人的品格高洁。
冰清玉洁 : 象冰那样清澈透明,象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冰雪聪明 : 比喻人聪明非凡。
屏气凝神 : 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冰魂素魄 : 形容清白纯洁的品质。
冰魂雪魄 : 冰、雪:如冰的透明,雪的洁白。比喻人品质高尚纯洁。
博学多才 : 学识广博,有多方面的才能。
博施济众 : 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博学多闻 : 博学:广博。学识广博,见闻丰富。
棱棱栗栗 : 庄严貌。 清 陆次云 《徐庵古佛记》:“肌骨稜稜栗栗,若六花週绕。”
棹棹轧轧 : 象声词。 清 周亮工 《群鸦寒话图歌》:“半夜俄闻乌乱啼,棹棹轧轧明月低。”
棱棱砺砺 : 形容层迭嶙峋。 清 张岱 《陶庵梦忆·湘湖》:“ 湘湖 皆小阜、小墩、小山乱插水面,四围山趾,稜稜礪礪,濡足入水,尤为奇峭。”
棺殡椁葬 : 以棺和椁殓尸而葬。《南史·顾欢传》:“棺殯槨葬,中夏之风;火焚水沉,西戎之俗。”
棘木之听 : 谓公卿听讼断狱。《汉书·王尊传》:“臣等窃痛伤 尊 修身絜己,砥节首公……今一旦无辜制於仇人之手,伤於詆欺之文,上不得以功除罪,下不得蒙棘木之听。” 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周礼》三槐九棘,公卿於下听讼。”
棺材楦子 : 楦子即制鞋所用的楦头。死尸放于棺中,如楦头放于鞋中。故谓死尸为棺材楦子。常用为詈词,骂人快要死了。《醒世姻缘传》第三六回:“再不想自己七老八十的个棺材楦子,他那身强火盛的妖精,却是恋你哪些好处?”
椎髻卉裳 : 椎状的发髻,草制的衣裳。多为边远、未开化地区人的妆饰,因亦借指边远、未开化地区的人。 唐 柳宗元 《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惟 柳州 古为南夷,椎髻卉裳,攻劫鬭暴。虽 唐虞 之仁不能柔, 秦 汉 之勇不能威。”亦省作“ 椎卉 ”。 明 李东
椎髻箕坐 : 亦作“ 椎结箕踞 ”。
髻如椎,坐如箕。古代 南越 一带人的风俗。 汉 刘向 《说苑·奉使》:“ 尉佗 椎结箕踞见 陆生 。”《陈书·陈宝应传》:“ 梁 季丧乱, 闽 隅阻絶,父既豪侠,扇动蛮陬,椎髻箕坐,自为渠帅。”
棺材座子 : 垫棺材之物。比喻倒霉的东西。《西游记》第七六回:“你是个‘棺材座子,专一害人’,师兄不曾死,你却説他死了。”
椎髻左言 : 亦作“ 椎结左语 ”。
挽髻如椎,说外族话。《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左言入侍” 李善 注引 汉 扬雄 《蜀王本纪》:“是时人民,椎髻左言。”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辨误三》引作“椎结左语”。
椎结左袵 : 挽髻如椎,穿前襟向左的衣服。古代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服饰。《后汉书·文苑传上·杜笃》:“若夫文身鼻饮缓耳之主,椎结左袵鐻鍝之君,东南殊俗不羈之国,西北絶域难制之邻,靡不重译纳贡,请为藩臣。”《后汉书·西南夷传·西南夷》:“其人皆椎结左袵,邑聚
森森蹜蹜 : 敬畏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跳神》:“赫气惨凛,尤能畏怖人……一家嫗媳姊若妹,森森蹜蹜,雁行立,无岐念,无懈骨。”
椎拍宛转 : 语出《庄子·天下》:“椎拍輐断,与物宛转。”谓顺随变化。 康有为 《进呈<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序》:“夫创业中兴之人,能变政者,其才武,其志深,其力雄,其气猛,推移旋运,举重若轻,故治天下如弄丸,椎拍宛转,宽绰有餘。”参见“ 椎拍 ”。
椎鲁朴钝 : 犹椎鲁敦朴。 明 归有光 《六言六蔽》:“椎鲁朴钝,非学者之患也;聪明絶异,学者之深患也。”
椒举班荆 : 春秋 时, 楚国 椒举 与 声子 友善。 椒举 逃亡到 郑国 ,打算去 晋国 ,在 郑 郊遇到也打算去 晋国 的 声子 ,便“班荆相与食,而言復故。”班荆,布荆草于地;复故,谓返回故国 楚 。见《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后遂以“椒举班荆”为
楛矢之贡 : 《国语·鲁语下》:“ 肃慎氏 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 肃慎氏 之贡矢’。”后因以“楛矢之贡”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北史·高丽百济等国传论》:“今 辽东 诸国,或衣服参冠冕之容,或饮
棺中悬镜 : 古代礼俗。古人于大殓时用镜悬棺前照尸,取光明破黑暗之义。 清 褚人穫 《坚瓠广集·棺中悬镜》:“世人大殮,用镜悬棺前以照尸者,谓取光明破暗之义……《汉书·霍光传》: 光 之丧,赐东园温明。 服虔 曰:‘东园处此器,以镜悬盖上。’则是棺中悬
椒子枇杷 : 无核枇杷。 元 潜说友 《咸淳临安志·物产·枇杷》:“枇杷白者为上,黄者次之,无核者名椒子枇杷。”
椎鲁敦朴 : 谓质朴诚实。 明 方孝孺 《宁野轩铭》:“善为治者,常养斯民之质于冥冥之中,使之全其性而不凿其天,顓然无思,頽然无为,椎鲁敦朴而不杂以伪,故其民难摇而易化。”
椎髻髽首 : 古代边远少数民族的一种发式。借指边远少数民族。《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椎髻髽首,日拜门闕。” 张铣 注:“椎髻髽首,蛮夷结髮之形。”《梁书·武帝纪上》:“公文德广覃,义声远洽,椎髻髽首,夷歌请吏,是用锡公朱户以居。”
温凉玉斝 : 传说 秦国 的宝物。杯中饮料的冷热随人而宜。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谒遇》:“这是 靺鞨 柳金芽,这是温凉玉斝,这是吸月的蟾蜍,和阳燧、冰盘化。”亦称“ 温凉玉盏 ”。 明 无名氏 《临潼斗宝》第三折:“俺 秦国 寳物,乃是四季温凉玉盏
楮墨笔砚 : 纸墨笔砚。借指文墨、文字。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要知此种文字,作之可怜,出之不易。其楮墨笔砚,非同己物,有如假自他人;耳目心思,效用不能,到处为人掣肘。”
椒花丽句 : 指新年祝词所用的美好词句。 唐 元稹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诗:“椒花丽句閒重检,艾髮衰容惜寸辉。”参见“ 椒花颂 ”。
游荡不覊 : 游乐放荡,不受拘束。 清 珠泉居士 《雪鸿小记补遗》:“后 閔 以游荡不覊,卓锥无地,姬延之至家,寝食与共,虽伉儷不过也。” 清 独逸窝退士 《笑笑录·此行岂可替名》:“ 蜀 人 郭震 ,博学能诗,游荡不覊,然才识过人。”亦作“ 游荡不
椒鹤文石 : 泛指后宫。椒,椒房;鹤, 鸣鹤堂 ;文石, 文石室 。《文选·左思<魏都赋>》:“於后则 椒 、 鹤 、 文石 ,永巷壼术, 楸梓 木兰 ,次舍甲乙。” 张载 注:“近世王者后宫,以椒房为通称。 听政殿 后有 鸣鹤堂 、 楸梓坊 、 木兰
植树造林 : 栽植苗木以造成幼林的方法。成活率较高,种子用量较省,但技术操作较复杂。又称栽植造林、植苗造林。《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5期:“ 平原乡 虽然有多余的劳动力,但是因为可植林的土地面积少,无法大量植树造林。”
湘云鹤氅 : 道士的服装。 明 汤显祖 《牡丹亭·旁疑》:“你出家人芙蓉淡妆,翦一片湘云鹤氅,玉冠儿斜插笑生香。”
游廪食粟 : 科举时代,县学生员经岁科两试一等前列的取得廪生名义,享受国家发给的廪膳补助生活。 清 陆云标 《庚申年陈墓镇记略》:“ 陈骏台 係乙酉科经魁 陈竺生 之子,现已游廪食粟。”
渴盘陁国 : 西域古国。 汉 代为 蒲犁国 。即今之 塔什库尔干 。《南史·夷貊传下·渴盘陁国》:“ 渴槃陁国 , 于闐 西小国也。西邻 滑国 ,南接 罽宾国 ,北连 沙勒 。”
温渚然犀 : 谓烛照万物。 清 狄平子 《论文学上小学之位置》:“洩之为用,如 扁鹊 所谓见垣一方人,洞悉五藏癥结,如 温 渚然犀,罔两魑魅,无復遁形。”参见“ 温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