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羹吹齑 :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诚惶诚恐 :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
惩羹吹齑 : 羹:用肉、菜等煮成的汤;齑:细切的冷食肉菜。被热汤烫过嘴,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比喻受到过教训,遇事过分小心。
诚惶诚恐 :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持盈保泰 : 盈:盛满;泰:平安。旧指在富贵极盛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灾祸,以保持住原来的地位。
粗心大意 : 粗:粗蔬。指做事马虎,不细心。
大而化之 : 化:改变,转变。原指大行其道,使天下化之。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动不失时 : 时:时宜,时机。行动不失时机。指不做不切合时宜的事。
奉命唯谨 : 奉命:接受命令;唯:只有;谨:小心谨慎。指服从命令,小心谨慎。
隔墙有耳 : 隔着一道墙,也有人偷听。比喻即使秘密商量,别人也可能知道。也用于劝人说话小心,免得泄露。
胡作非为 : 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火烛小心 : 火烛:泛指能起火的东西。原指谨防失火。亦泛指处事小心谨慎。
谨小慎微 : 谨、慎:小心,慎重;小、微:细小。过分小心谨慎,缩手缩脚,不敢放手去做。
谨慎小心 : 非常小心地进行,谨言慎行。
谨言慎行 : 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谨本详始 : 指事情一开始就要谨慎严格。
谨毛失貌 : 原指绘画时小心地画出了细微而无关紧要之处,却忽略了整体面貌。后用以比喻注意了小处而忽略了大处。
敬小慎微 :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敬终慎始 : 为人处事小心谨慎。
克己慎行 : 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
敛声屏气 : 敛:收入束;屏:抑止。抑制语声和呼吸。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临深履薄 : 深:深渊;履:踩踏;薄:薄冰。面临深渊,脚踩薄冰。比喻小心谨慎,惟恐有失。
毛手毛脚 : 毛:举动轻率。做事粗心,不细致。
蹑手蹑脚 :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谦虚谨慎 : 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怯防勇战 : 小心设防,勇敢出战。
清廉正直 :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轻手轻脚 : 手脚动作很轻,使没有响声。
如临深渊 :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如履薄冰 : 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束手束脚 : 捆住手脚。形容胆子小,顾虑多。
缩手缩脚 : 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也形容做事胆小,顾虑多,不敢放手。
为非作歹 : 做种种坏事。
无关紧要 : 紧要:急切的,重要的。不重要,不会影响大局。
小心敬慎 : 形容言行慎重,不敢疏忽。
翼翼小心 : 形容恭敬小心,丝毫不敢疏忽懈怠。
战战兢兢 :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众怨之的 : 众人怨恨的目标。
捆住手脚 : ◎ [manacle hand and foot]比喻过分的束缚
这也不许做,那也不许做,我们都捆住手脚,生产怎么搞得好呢?
胆大妄为 : 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安不忘危 : 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提高警惕。
粗枝大叶 : 绘画,画树木粗枝大叶,不用工笔。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流火之乌 : 武王 伐 纣 时预兆王朝勃兴的赤乌。 宋 苏舜钦 《符瑞》:“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皆以正德为受命之符,至於‘陈大电、大虹、巨迹、白狼、流火之乌,皆诡譎阔诞,其可羞也。’所言大概如此。”参见“ 流火 ”。
海上逐臭 : 典出《吕氏春秋·遇合》:“人有大臭者,其亲戚、兄弟、妻妾、知识,无能与居者,自苦而居海上。海上人有説其臭者,昼夜随之而弗能去。”后用以喻人嗜好怪僻。
浮石沈木 : 亦作“ 浮石沉木 ”。
喻是非颠倒。 汉 陆贾 《新语·辨惑》:“夫众口之毁誉,浮石沉木,羣邪所抑,以直为曲。”《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窃闻众口鑠金,浮石沉木,三人成市虎,慈母投其杼。”沉,一本作“ 沉 ”。 清 钱谦益 《王奉尝
桓伊三弄 : 《晋书·桓伊传》:“﹝ 伊 ﹞善音乐,尽一时之妙…… 徽之 ( 王徽之 )便令人谓 伊 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 伊 是时已贵显,素闻 徽之 名,便下车,踞胡牀,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
海州常山 : 即臭梧桐。落叶灌木或小乔木。 鲁迅 《集外集拾遗补编·辛亥游录二》:“沿堤有木,其叶如桑,其华五出,筒状而薄赤,有微香,碎之则臭,殆海州常山类歟?”
流腔流调 : 形容说话轻浮油滑。 沙汀 《一个秋天晚上》:“于是他就流腔流调,但却自命风流地同她说起来了。”
浮花浪蘂 : 亦作“ 浮花浪蕊 ”。
1.寻常花草。 唐 韩愈 《杏花》诗:“浮花浪蘂镇长有,纔开还落瘴雾中。” 宋 苏轼 《贺新郎·夏景》词:“石榴半吐红巾蹙,待浮花浪蘂都尽,伴君幽独。”
(2).比喻轻浮的人。 宋 周邦彦 《玲珑四犯》词:
流行歌曲 : ◎ [popular song] 一般流行时期不长但受到广泛欢迎和易于演唱和记忆的歌曲
|||
在一定时期内为广大群众喜爱而广泛传唱的歌曲。 老舍 《茶馆》第三幕:“咱们哪,全叫流行歌曲跟《纺棉花》给顶垮喽!”
海客乘槎 : 浮海通天的传说。出自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十:“旧説云天河与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来,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飞阁於查上,多齎粮,乘槎而去。” 唐 刘知几 《史通·采撰》:“海客乘槎以登汉, 姮娥 窃药以犇月。”
海盟山呪 : 犹言海誓山盟。 明 梁辰鱼 《醉太平·暮愁闺怨》套曲:“海盟山呪,都随一江逝水东流。”
浣花草堂 : 即 杜甫草堂 。位于 成都市 浣花溪 畔,故名。 唐 杜甫 《从事行赠严二别驾》诗:“ 成都 乱罢气萧索, 浣花草堂 亦何有。”
浪漫谛克 : 英语romantic的音译。浪漫。 鲁迅 《二心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所以对于革命抱着浪漫谛克的幻想的人,一和革命接近,一到革命进行,便容易失望。” 瞿秋白 《乱弹·狗样的英雄》:“中世纪式的战争是多么浪漫谛克呵!”参见“ 浪漫
浮生六记 : 笔记。清代沈复著。六卷。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后两记已佚。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其间悲欢离合,写得朴素真挚,凄恻动人。
泰山石刻 : 秦始皇 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登 泰山 ,丞相 李斯 等为歌颂 秦始皇 统一 中国 的功绩而刻的石碑。后 二世 于元年(公元前209年)东行郡县时又在背面刻诏书和从臣姓名。相传均为 李斯 书。字体为小篆。传世有 明 安国 旧藏 北宋
涅槃出世 : 谓死去活来。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三:“一会儿要和你道弟称兄,一会儿还要骂得你涅槃出世。”参见“ 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海东通宝 : 宋 时 高丽 铸造的钱币。《宋史·外国传三·高丽》:“ 崇寧 后,始学鼓铸,有‘海东通宝’、‘重宝’、‘三韩通宝’三种钱,然其俗不便也。”
消消闲闲 : 悠闲自在、不慌不忙貌。 西戎 《女婿》:“你一个人在家消消闲闲地吃吧!”
消消停停 : 不慌不忙;安稳平静。《西游记》第五三回:“消消停停,将息了一宿。”《红楼梦》第三四回:“妈妈和哥哥且别叫喊,消消停停的,就有个青红皂白了。” 老舍 《四世同堂》一:“他是个安分守己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 柳青 《创
烟鬟雾鬓 : 形容鬓发美丽。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一叶凌波,十里驭风,烟鬟雾鬢萧萧。”
烟花粉黛 : 亦作“烟花粉黛”。省作“烟粉”。
1.指女子。多指娼女。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雪浪被逐》:“ 雪浪 有侍者数人,皆韶年丽质,被服紈綺,即衵衣亦必红紫,几同烟粉之饰。”
(2).指男女情爱之事。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二篇:
润色先生 : 砚的别称。 宋 陶穀 《清异录·藏锋都尉》:“ 涛 请走笔作《四友赞》,其略曰‘磨润色先生之腹,濡藏锋都尉之头。引书媒而黯黯,入文亩以休休。’”
消极修辞 :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划分修辞现象的两大分野之一,与“积极修辞”相对。这种修辞大体是抽象的,概念的;以明白、通顺、平匀、稳密等顾念事理的条件,作为修辞上必要的条项。也称“规范修辞”、“一般修辞”。
涝疏旱溉 : 谓庄稼受涝应疏通,受旱应灌溉。 明 刘基 《官箴上》:“如农植苗,蚤夜孜孜,涝疏旱溉。”
润笔执政 : 指由翰林学士升任的执政大臣。 宋 徐度 《却扫编》卷上:“国朝以来,因命相而遂用草制,学士补其处,如此者甚多,近岁亦时有之,世谓之润笔执政。”
烛影摇红 : (1).灯烛光亮晃动貌。 宋 王詵 《忆故人》词:“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花遮翠拥,香靄飘霞,烛影摇红,月梁云栋上,金钩十二帘櫳。”《宋宫十八朝演义》第十九回:“只遥见烛影摇红, 晋王 在烛
烟袋荷包 : 亦作“烟袋荷包”。
系在烟管上用以盛放烟丝的袋子。《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这个当儿,又听老爷叫取师老爷的烟袋荷包去。”
烟霞色相 : 指神仙的风姿。 明 邵璨 《香囊记·题诗》:“自家烟霞色相,土木形骸,真海外之僊流,岂尘中之幻质。”《英烈传》第五回:“颧骨梭梭,真个是烟霞色相;丰神燁燁,偶然来地上神仙。”
烟条雨叶 : 亦作“烟条雨叶”。亦作“烟条露叶”。
湿润的繁枝密叶。 宋 无名氏 《扑蝴蝶》词:“烟条雨叶,緑遍 江 南岸。” 王德锺 《落花篇》:“回首花容未憔悴,烟条露叶尽增媚。”
烟花行院 : 指妓院。《花月痕》第五二回:“﹝奴家﹞只因父母早亡,流落在烟花行院。”
烟月作坊 : “烟月作坊”。
1.旧指娼妓盛集之地。 宋 陶穀 《清异录·蜂窠》:“四方指 南海 为烟月作坊,以言风俗尚淫故也。”
(2).指妓院。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记》卷二:“省城中故多烟月作坊,莫不流览殆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