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以自牧 : 指以谦卑自守。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不矜不伐 :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不耻下问 :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
卑以自牧 : 指以谦卑自守。
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不矜不伐 : 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不耻下问 : 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不露圭角 : 圭角:圭玉的棱角。比喻才干不外露。
不骄不躁 : 躁:急躁。不骄傲,不急躁。形容人态度谦逊,工作谨慎踏实。
辞尊居卑 : 辞:推却。不受尊位,甘居卑下。
从善如流 : 从:听从;善:好的,正确的;如流:好像流水向下,形容迅速。形容能迅速地接受别人的好意见。
达官贵人 : 达官:大官。指地位高的大官和出身侯门身价显赫的人。
恭恭敬敬 : 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功薄蝉翼 : 功劳象蝉的翅膀那样微薄。形容功劳很小。常用作谦词。
好问则裕 : 好:喜欢;裕:富裕。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黄公好谦 : 指人过分谦虚。
见贤思齐 :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降尊临卑 : 尊贵的人委曲自己的身分与地位较低的人交往。
戒骄戒躁 : 戒:警惕,预防。警惕并防止产生骄傲和急躁情绪。
竭诚相待 :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谨言慎行 : 谨、慎:小心,慎重。言语行动小心谨慎。
敬贤礼士 : 礼:以礼相待,尊重;士:古时称有学问的人。尊重品德高尚、学识出众的人。
克恭克顺 : 克:能够。能够恭敬而顺从,一点也不执拗。
美玉无瑕 : 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
门不停宾 : 宾:宾客。门外不停留客人。形容勤于待客。
你谦我让 : 谦:谦让。指双方互相谦让。
抛砖引玉 : 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
平易近人 : 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浅尝辄止 : 辄:就。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谦谦君子 : 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谦恭下士 : 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谦虚谨慎 : 形容人虚心礼让,小心谨慎。
情礼兼到 : 情感和礼节同时表露出来。形容真诚有理。
屈尊敬贤 : 放下架子。用尊敬的态度来对待有贤德的人。
屈己待人 : 委屈自己,以礼待人。形容谦虚、忍让的好品行。
屈高就下 : 地位高的人降低身分,迁就地位低的人。
犬马之劳 : 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任其自然 : 任:听任;其:代词,他,它。听任人或事物自然发展。
三思而行 :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扫径以待 : 径:小路;待:等待。洒扫庭院的小路,准备欢迎客人的到来。
扫榻以迎 : 榻:床。把床打扫干净以迎接客人。对客人表示欢迎的意思。
善气迎人 : 善气:和蔼可亲的态度。形容用和蔼可亲的态度对待人。
深藏若虚 : 虚:无。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好像没有这东西一样。比喻人有真才实学,但不爱在人前卖弄。
猎白鹿马 : 古代良马名。《宋书·索虏传》:“更无餘物可以相与,今送猎白鹿马十二匹并毡药等物。” 清 郝懿行 《宋琐语·言诠》:“猎白鹿马者,盖良马之名。《韩非子》云:‘马似鹿者,千金也。’或曰:今 蒙古 有猎鹿马,巧捷善走……盖此是也。”
烽火楼望 :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晋书·蔡谟传》:“ 謨 所统七千餘人,所戍东至 土山 ,西至 江乘 ……烽火楼望三十餘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眼不着砂 : 眼睛里不能容一点沙子。比喻容不得看不入眼的人和事。形容对坏人坏事深恶痛绝。 宋 陈善 《扪虱新话·陶渊明不见督邮》:“ 渊明 不肯束带见乡里小儿,所谓眼不著砂。”
痕都斯坦 : 即 印度 。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今之琢玉之巧,以 痕都斯坦 为第一。其地即佛经之 印度 ,《汉书》之 身毒 。”
盘积固畜 : 广积厚蓄。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天下有始篇》:“復归其内,神明不耗,槃积固畜,不敢以为。”
盘尼西林 : [英语penicillin]即青霉素。 萧乾 《万里赶羊》:“他们给许多 哈萨克 老乡打了盘尼西林,留下了消炎片。”
眼皮子高 : 方言。谓看不起人。 老舍 《女店员》第一幕:“你大哥眼皮子高,也许看不起你们这些小姑娘!”亦作“ 眼眶子高 ”。相声《离婚前奏曲》:“甲:去年九月我升了科长,我和我老婆之间,嗳,就产生了一种‘对抗性’的矛盾。乙:八成儿是你眼眶子高啦!”
眼红颈赤 : 形容因羡慕、妒忌而寻衅争吵。《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那 徐言 、 徐召 虽也挣起些田产,比着 颜氏 ,尚有天渊之隔,终日眼红颈赤。”
眼嵌缩顋 : 形容面孔瘦削。 元 杨梓 《霍光鬼谏》第一折:“覷着他狠似豺狼,蠢似猪羊,眼嵌缩顋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元 无名氏 《独角牛》第二折:“你这般面黄肌瘦,眼嵌缩顋,两条腿恰似麻秸。”
眼睛珠子 : 眼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七回:“他们生的相貌和我们两样……金黄头髮,蓝眼睛珠子,没有一个不害怕的。”亦作“ 眼睛珠 ”。《儒林外史》第二九回:“僧官走进去,只见椅上坐着一个人,一副乌黑的脸,两隻黄眼睛珠,一嘴鬍子……坐在那里。”
盘铃傀儡 : 以盘铃伴奏演出的傀儡戏。 唐 韦绚 《刘宾客嘉话录》:“大司徒 杜公 在 维扬 也,尝召宾幕闲语:‘我致政之后,必买一小駟八九千者,饱食讫而跨之,著一麤布襴衫,入市看盘铃傀儡,足矣!’” 元 许有壬 《水调歌头·庚寅秋即席次可见寿韵》词
眼睛发白 : 形容受惊发愣的样子。 鲁迅 《二心集·风马牛》:“这一下‘Der’,就令人眼睛发白,因为这是茄门话,就是想查字典,除了同济学校也几乎无处可借,那里还敢发生什么贰心。”
睁眼苫眉 : 装模作样。 元 无名氏 《举案齐眉》第一折:“这都是荫庇骄奢泼赖徒,打扮出谎规模,睁眼苫眉捻髩鬚。”
窑头土坯 : 指未经烧制的砖瓦土坯。《西游记》第二回:“ 悟空 道:‘这般也能长生么?’ 祖师 道:‘也似窰头土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硃笔条子 : 皇帝用朱笔写的批条。《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不想摺子下来就夹了个硃笔条子来,放了你了。”
眼皮底下 : ◎ [be under one’s nose] 眼底下
这孩子是在我眼皮底下长大的
|||
见“ 眼皮子底下 ”。
移民并村 : 统治阶级为了便于统治所实行的集中居民,加强控制的一种政策。 黄知真 《闽北三年》:“移民并村也割不断群众对我们的支援。” 王愿坚 《党费》:“敌人看看整不了我们,竟使出了一个叫做‘移民并村’的绝着。”
硃笔官票 : 旧时官府用朱笔写的传票。《二刻拍案惊奇》卷七:“公人得了密票,狐假虎威,扯破了一场火急势头,忙下乡来,敲进 史 家门去。将硃笔官票与看,乃是府间遣马追取秀才,立等回话的公事。”亦省作“ 硃笔票 ”、“ 硃票 ”。《醒世恒言·汪大尹火焚宝莲寺
移辕之赏 : 指 战国 吴起 履行自己移辕受赏的诺言,树立威信的故事。 北齐 刘昼 《新论·履新》:“ 吴起 不亏移辕之赏。” 袁孝政 注:“ 起 欲伐 秦 ,恐士卒不信,乃埋车辕於市东门,书曰:‘有能移著西门者,给田百亩,黄金百斤。’三日无敢移。更
眼光落地 : 指人死。 宋 洪迈 《夷坚支志甲·巴东太守》:“盖将亡时精神消散,所谓眼光落地者此歟?” 宋 朱熹 《答吕子约书》之七:“魄之降乎土,犹今人言眼光落地云尔。”
盖头盖脑 : 从头上盖下来。形容来势凶猛的样子。 杨朔 《万古青春》:“烟起了,部队冲过第二道铁丝网……这时一股机枪火盖头盖脑喷下来,把部队压到地面上。”
章甫缝掖 : 指儒者或儒家学说。《礼记·儒行》:“ 丘 少居 鲁 ,衣缝掖之衣;长居 宋 ,冠章甫之冠。” 明 高启 《送吕山人入道序》:“岂非干戈之际,武夫得志,章甫缝掖之流,不为时之所喜?”亦省作“ 章缝 ”、“ 章逢 ”。 明 张居正 《谢赐貂
移天适人 : 旧时指女子出嫁从夫。 宋 叶廷珪 《海录碎事·人事》:“小家女,破瓜时,移天适人。”原注:“移天适人,谓嫁出。”参见“ 移天 ”。
眼白洋洋 : 方言。白眼珠全露了出来,一动也不动的样子。形容发楞的情态。《天雨花》第七回:“两个小姐都不动,眼白洋洋定了神。”
着帐郎君 : 辽 时管理抄没户籍的人户的官员。《辽史·国语解》:“凡世官之家及诸色人,因事籍没者为著帐户,官有著帐郎君。”
笞凤鞭鸾 : 比喻拷打善良无辜的人。 清 吴兰修 《黄竹子传》:“ 张 故忍人,笞凤鞭鸞,輙加毒手,其女 小鸿 ,尝死之。”
笙箫管笛 : 泛指吹奏乐器。《儒林外史》第二四回:“他( 鲍文卿 )到家料理了些柴米,就把家里笙簫管笛、三絃琵琶,都查点了出来,也有断了絃,也有坏了皮的,一总尘灰寸壅。”
笠冠蓑袂 : 戴竹笠,穿蓑衣。泛指渔家装束。《憩园词话》卷三引 清 汤雨生 《明月生南浦》词序:“风日佳时,往往吟啸竟夕,笠冠簑袂,固未尝为天械所拘也。”
第三种人 :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 胡秋原 、 苏汶 等人,自称是居于国民党反动文人和左翼革命文学阵营之间的所谓“第三种人”。他们的核心思想是“文艺自由”论,并用以反对左翼文学所提倡的文艺为革命政治服务的主张。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叶紫作<丰收>序》
眼巴眼望 : 形容急切地盼望。 管桦 《上学》:“ 柴老师 和 铁头 到了 飞马岭 ,见老村长 古大鹏 背着一棵狩猎乌眼钢枪,胸前飘着大胡子,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正在眼巴眼望地等着他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