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测之诛 : 测:估计;诛:惩罚。不可估计的惩处。惩前毖后 :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词严义正 :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
不测之诛 : 测:估计;诛:惩罚。不可估计的惩处。
惩前毖后 : 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词严义正 :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辞严义正 :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大喝一声 : 喝:大声喊叫。大叫让对方震惊或猛醒。
当头棒喝 : 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负荆请罪 :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横眉怒目 : 五代·后蜀·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火冒三丈 : 冒:往上升。形容愤怒到极点。
疾言厉色 : 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口沸目赤 : 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雷厉风行 : 厉:猛烈。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屡教不改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怒发冲冠 :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怒气冲天 : 怒气冲上天空。形容愤怒到极点。
杀一儆百 : 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声色俱厉 : 声色: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厉:严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
绳之以法 : 根据法律制裁。
死无葬身之地 : 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惨死或严厉的惩罚。
问罪之师 : 问罪:宣布对方罪状,作为出兵的理由。讨伐犯罪者的军队。也比喻前来提出严厉责问的人。
夏日可畏 :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盱衡厉色 :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严刑峻法 :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
严惩不贷 :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引咎自责 : 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正言厉色 : 正:严正;厉:严厉,严肃;色: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锲而不舍 : 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怒气冲冲 : 盛怒的样子。
偃兵脩文 : 同“ 偃武修文 ”。
《后汉书·杜诗传》:“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偃兵脩文,羣帅反旅。”
假气游魂 : 比喻苟延残喘。《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 吴 之先主,起自 荆州 ,遭时扰攘,播潜江表; 刘备 震惧,亦逃 巴岷 ,遂依丘陵积石之固,三江五湖,浩汗无涯,假气游魂,迄于四纪。”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明帝 《善哉行》:“ 权 实
停停当当 : 妥妥贴贴;妥妥当当。《朱子语类》卷六二:“浑然在中,恐是喜怒哀乐未发,此心至虚,都无偏倚,停停当当,恰在中间。”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我摆的停停当当了,不见 季布 来,小校覷者。”《西游补》第七回:“他们打扮得停停当当,俺的
傞牙倈嘴 : 犹言龇牙咧嘴。《西游记》第六六回:“那 行者 乘此机会,一轂轆钻入咽喉之下……那妖精疼得傞牙倈嘴,眼泪汪汪。”
凑口馒头 : 快到嘴的馒头。比喻即将得到的好处。 清 李渔 《奈何天·改图》:“[丑云]还要另娶一房。[副浄云]这等不难,有两箇凑口馒头在那里,任凭你喫那一箇。” 清 李玉 《永团圆·宦儒闹府》:“老夫为 江老 事体,费了许多气力,不意反落 蔡生 圈
兜楼婆香 : 梵语。乳香;苏合香。《楞严经》卷七:“坛前别安一小火鑪,以兜楼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燃令猛炽。”
减膳彻悬 : 减少肴馔和停奏音乐。古代皇帝在发生天灾或天象变异时,往往以此表示自责。《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今入岁以来,阴阳失序,风雨乖和,是宜减膳彻悬,侧身修道。” 胡三省 注:“古者,天子膳用六牲,具马、牛、羊、犬、豕、鸡。诸侯膳用三牲。悬,
凑四合六 : 十分巧合。《西游记》第十八回:“ 行者 道:‘你的造化,我有营生,这才是凑四合六的勾当。’”
剪须烧药 : 唐太宗与李绩君臣间的故事。李绩遇暴疾,验方云须灰可以疗之,太宗乃自剪须为其和药。绩顿首见血,泣以恳谢,帝曰:"吾为社稷计耳,不烦深谢。"见《旧唐书.李绩传》。
匾打侧卓 : 犹言旁敲侧击。《二刻拍案惊奇》卷四:“这巡道又贪又酷,又不讲体面;恼着他性子,眼里不认得人;不拘甚么事由,匾打侧卓,一味倒边。”
停停脱脱 : (1).犹稳稳当当。《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人家悄悄干的事儿停停脱脱,你还不知道哩。”
(2).谓自由自在。《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左右破着把老婆丢与你,坑了你这头子,拐的往那头裡停停脱脱去了。”
偏偏倒倒 : 东倒西歪。形容站不稳。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二景:“酒醉者二人,系以屠狗为业,互相挽扶着,偏偏倒倒的由城门出场。” 巴金 《灭亡》第十七章:“等到这两个被撞得偏偏倒倒的人立定了身子的时候,那个人已经去远了。”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八
做妖撒妖 : 做出妖形怪状的样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看这妇人日里也是骚托托的,做妖撒妖,捉身不住。”
剪灯新话 : 传奇小说集。明代瞿佑作。四卷。二十一篇。承唐宋传奇余绪,但所叙故事往往有现实意义,如《太虚司法传》中的鬼怪横行世界、《华亭逢故人记》云“忠臣不可为”。其中有关男女爱情婚姻故事,亦写得委婉动人。采取诗文相间、骈散结合的写法,对明代文言小说影响
唱念做打 : 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演员的四种基本功夫。唱指唱功,念指念白,做(表演)指做功,打指武打。习称“四功”。《新民晚报》1987.11.15:“比赛开始了,鲜为人知的 贵州 新秀 侯丹梅 表演 关肃霜 亲授的《铁弓缘》,唱念做打,大显
唼唼哫哫 : 形容细碎的说话声。 叶圣陶 《线下·外国旗》:“﹝ 寿泉 ﹞随又凑近 金大爷 的耳朵,唼唼哫哫说了几句。”
唯美主义 : 十九世纪末流行于 欧洲 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反对文艺的社会教育作用,美化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颓废生活。 鲁迅 《花边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譬如一个编辑者是唯美主义者罢,他尽可以自说并无定见,单在书籍评论上,就足够玩把
勒铭燕然 : 谓建立武功。语本《后汉书·窦宪传》:“﹝ 竇宪 ﹞与北单于战於 稽落山 ,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 私渠比鞮海 。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餘万头。於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 柳鞮 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
凑手不及 : 事情来得太快,出人意外,来不及应付。 清 无名氏 《木兰从军·陷阵》:“孩子们,你看这两个蛮子,好不利害,杀得我凑手不及,如何是好?”
唱唱咧咧 : 形容信口哼唱。《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约莫也有半碗茶时,只听得远远的两个人説説笑笑,唱唱咧咧的从墙外走来。” 夏红 《谁是那百分之十》:“﹝她﹞整天欢蹦乱跳,唱唱咧咧,甩着两条小辫子,几乎和谁都开句玩笑。”
啃啃哧哧 : 形容说话吞吞吐吐。 梁斌 《红旗谱》三:“ 朱老忠 一问, 严志和 红了脸,怯生生楞了一下,啃啃哧哧说:‘我要闯 关东 ,离开这个愁根子。’”
唱叫扬疾 : 高声吵闹相骂。 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呀!是谁人唱叫扬疾,不由我不魄散魂飞。”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三折:“则听的唱叫扬疾闹怎么?我与你观絶罢。” 元 高安道 《哨遍·皮匠说谎》套曲:“巴的今日,罗街拽巷,唱叫扬疾。”
啐啄同时 : 鸡子孵化时,小鸡将出,即在壳内吮声,谓之“啐”;母鸡为助其出而同时啮壳,称为“啄”。佛家因以“啐啄同时”比喻机缘相投或两相吻合。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五:“ 老志 又曰:‘紫府真人,实阴官之贵,匪天仙。 魏公 功德茂盛,近始陞诸天矣
啌啌咣咣 : 亦作“ 啌啌哐哐 ”。
象声词。多形容爆炸声或物体撞击声。 刘开基 《围困沁源》:“我们的石雷更是大显威风,到处啌啌咣咣地爆炸。” 曲波 《林海雪原》十六:“小火车在群众的欢呼声中,驰着轻松的步子,啌啌咣咣!” 碧野 《春日展景山》:“那
偶然事件 : ◎ (1) [accidental means]∶突然的、未预料到的且非故意的或有意的对接受保险的人将造成损害的行为或事件
(2) [occurrence]∶指意外地和非预谋而发生的某事
一次灾难性的偶然事件
一次不寻常的偶然事件
商梦怀人 : 相传 商高宗 武丁 欲求贤辅,梦得 傅说 ,遂使百官据所梦形象求诸天下,于 傅岩 得之。见《书·说命上》。后用为圣主求贤心切的典实。 宋 苏轼 《贺青州陈龙图启》:“ 汉 恩予告,暂优三最之勤; 商 梦怀人,方徯巨川之济。”
商枚弄色 : 泛指博戏。商枚,猜枚;弄色,掷骰子。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五·兄弟两得》:“ 洪武 中 上虞 张居杰 任方伯,其弟 居俭 亦任 广西 提学副使,俱有声当时。其父,农人也,每酒后必欲二子商枚弄色,庶为作乐。 居杰 则正言以对,父怒,
商衡周鼎 : 谓 伊尹 和 周公 。 明 朱权 《荆钗记·春科》:“文謨克勤,武烈继明, 商 衡 周 鼎辉相映。”
啖香之质 : 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上:"载宠姬薛瑶英攻诗书,善歌舞,仙姿玉质,肌香体轻……﹝瑶英之母赵娟﹞生瑶英而幼以香啖之,故肌香也。"啖,食。后以"啖香之质"喻丽质。
啰巷拽街 : 犹言骂街。 元 无名氏 《冤家债主》第一折:“你看这倚势口,囉巷拽街,气的我老业人亡魂丧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