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教育的意义的成语_四字词语
安详恭敬 : 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比屋而封 :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不厌其烦 : 厌:嫌。不
安详恭敬 : 古时指教育儿童要注意的四点:安定而不轻躁,详审而不疏率,表现要谦恭,心里要有所敬畏。
比屋而封 : 指上古之世教化遍及四海,家家都有德行,堪受旌表。后泛称风俗淳美。
不厌其烦 : 厌:嫌。不嫌麻烦。
不可教训 : 教训:教育,教诲。对某人无法进行教育。
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春风化雨 : 化:化生和养育。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
春风风人 : 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
栋梁之才 : 比喻能担当大事的人才。
耳提面命 : 不仅是当面告诉他,而且是提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
反面教员 : 反面:坏的,消极的一面。指与人民为敌的人的言行,可以从反面教育人民。
讽一劝百 : 讽:用委婉含蓄的言语批评、指责;劝:劝告,劝戒。委婉含蓄地批评、指责一个,使大家都受到教育。
福至心灵 : 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华而不实 : 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画荻教子 : 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换骨脱胎 : 原为道教用语。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转凡胎为圣胎,换凡骨为仙骨。现比喻通过教育,思想得到彻底改造。
教学相长 :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教导有方 : 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刻舟求剑 :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科班出身 : 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口讲指画 : 一面讲一面用手势帮助表达意思。
累教不改 : 经过多次教育仍然不改正。
良师益友 : 良:好;益:有帮助。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屡教不改 : 多次教育,仍不改正。
孟母三迁 :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形容家长教子有方。
蒙以养正 :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潜移默化 : 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勤勤恳恳 : 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入木三分 : 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洒扫应对 : 洒水扫地,酬答宾客。封建时代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
守株待兔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亡羊补牢 : 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闻一知十 : 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卧薪尝胆 :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薪尽火传 : 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悬梁刺股 : 形容刻苦学习。
学以致用 : 为了实际应用而学习。
学而不厌 : 厌:满足。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
学非所用 : 所学的不是将来用得着的东西。比喻学习与实践相脱节。
循循善诱 : 循循:有次序的样子;善:善于;诱:引导。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揠苗助长 : 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