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倚天 :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拔地参天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抱负不凡 :
拔地倚天 :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拔地参天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抱负不凡 : 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不教之教 : 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不知凡几 : 凡:总共。不知道一共有多少。指同类的事物很多。
出类拔萃 : 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楚楚不凡 : 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凡圣不二 : 佛家语。指凡人与圣人虽然有所区别,但本性是一样的。
丰标不凡 : 风度仪表不同于一般。形容风采出众。
锋不可当 : 锋:锋芒,指刀剑的刃和尖;当:阻挡、承受。锋芒纯利,没有东西可以承受。形容气势极盛,不可阻挡。
风云变色 : 风和云都吓得改变了颜色。形容声威极大。
风行雷厉 :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国色天香 :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鹤立鸡群 :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横扫千军 : 横扫:扫荡、扫除。把大量敌军象扫地似地一阵子扫除掉。
剑拔弩张 : 比喻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惊天动地 :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惊才风逸 : 指惊人的才华像风飘逸。
惊采绝艳 : 指文采惊人,辞藻华美。
举世无双 : 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
举止不凡 : 举动不平凡。形容人的行为动作非同一般,与众不同。
磊落不凡 : 心胸坦荡,不同凡响。
龙飞凤舞 :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名不虚传 : 虚:假。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名扬天下 : 形容名声极大。
排山倒海 : 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品貌非凡 : 品貌:人品和容貌;非凡:不同寻常。品行相貌都超出一般。
器宇不凡 : 器宇:指仪表,气度。不凡:不平凡,不寻常。形容仪表、风度很不平常。
气吞河山 :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度不凡 : 气:气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气宇不凡 : 气:气质;气宇:仪表。气质和风度不同一般。
势不可挡 : 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吐属不凡 : 吐属:谈吐,措辞。指言谈话语或诗文的遣辞用意不同凡响。
威风凛凛 : 威风:威严的气概;凛凛:严肃,可敬畏的样子。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
温文尔雅 : 温文:态度温和,有礼貌;尔雅:文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
闲云孤鹤 : 漂浮的云,孤飞的鹤。比喻无拘无束、来去自如的人。
一字千金 :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表非凡 : 表:外貌;凡:平凡。形容人容貌俊秀又有精神。
义薄云天 : 义:正义;薄:迫近;云天:指高空。正义之气直上高空。形容为正义而斗争的精神极其崇高。
与众不同 : 跟大家不一样。
熬熬汲汲 : 形容心情焦忧急切。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鉴识收藏购求阅玩》:“书则不得笔法……画又迹不逮意,但以自娱。与夫熬熬汲汲,名利交战於胸中,不亦犹贤乎!”
獐耳细辛 : 药草名。即及己。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及己》:“及己名义未详。二月生苗,先开白花,后生叶三片,状如獐耳,根如细辛,故名獐耳细辛。”参见“ 及己 ”。
稳稳扎扎 : 稳健扎实的样子。 叶文玲 《雪飘除夕》:“可是当 尚克义 看清她身后还有稳稳扎扎站着的 程钊 时,不由一惊。”
碧碧卜卜 : 象声词。雨点洒落声。 元 王廷秀 《粉蝶儿·怨别》套曲:“愁的是雨声儿淅零零落,滴滴点点、碧碧卜卜洒芭蕉。”
管谁筋疼 : 关谁的痛痒。用于反问,谓不关任何人的事。《红楼梦》第二七回:“听见了,管谁筋疼?各人干各人的就完了。”
瘟头瘟脑 : ◎ [addle headed] 垂头丧气,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
垂头丧气,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 鲁迅 《而已集·谈“激烈”》:“愤激便有揭竿而起的可能,而‘可叹也夫’则瘟头瘟脑,即使全国一同叹气,其结果也不过
稳打稳扎 : 同“ 稳扎稳打 ”。
韩少功 《西望茅草地》:“我提议缩短垦荒战线,转手抓管理,稳打稳扎。”参见“ 稳扎稳打 ”。
碧海舍人 : 芙蓉鸥的封号。后遂以为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禽》:“ 隋 宦者 刘继詮 得芙蓉鸥二十四隻以献,毛色如芙蓉。帝甚喜,置 北海 中,曰:‘鸥字三品鸟,宜封碧海舍人。’”
箕箒之使 : 持箕帚,以供扫除之役。借作己妻之谦称。《韩诗外传》卷九:“ 楚庄王 使使賫金百斤聘 北郭先生 ,先生曰:‘臣有箕箒之使,愿入计之。’”
稳稳沉沉 : 稳定沉着的样子。 康濯 《三面宝镜》六:“ 陈万仓 稳稳沉沉接着说:‘我看他也得算咱们一个阴阳反面教员。’”
碧虚上监 : 传说中仙人 董奉 的尊号。 宋 陈舜俞 《庐山记》卷二:“﹝ 董奉 ﹞后居 庐山 ,治人之疾,不取貲币,使愈者植杏五株,数年鬱茂成林。 奉 乃作仓廩,宣言:‘人买杏者,不须来报,但一器杏偿一器稻。’人有欺者,猛兽輒逐之。所积稻復以施人。后
箧书潜递 : 谓秘密传递书信。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阁试》:“而同乡中篋书潜递,露揭显攻者,至不避友戚,年谊衰薄,终身切齿,往往见告。”
精驴禽兽 : 詈语。犹畜生。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搽旦云]好也囉,你道你无媳妇,可怎生又有这一个来?我则駡你精驴禽兽,兀的不气杀我也。” 元 杨文奎 《儿女团圆》第二折:“你个精驴禽兽,快出去,再也休上我门来。”亦省作“ 精驴 ”。 元
碧霞元君 : 道教女神名。 明 谢肇淛 《五杂俎·地部二》:“ 岱 为东方主发生之地,故祈嗣者之祷於是,而其后乃傅会为 碧霞元君 之神,以誑愚俗。” 清 顾炎武 《山东考古录·考碧霞元君》:“世人多以 碧霞元君 为 泰山 之女。后之文人,知其説之不经
瘦眉窄骨 : 眉目清秀。 梁斌 《红旗谱》五:“ 朱老忠 瞧了瞧 江涛 ,说:‘怎么这孩子长得这么俊气!’ 贵他娘 紧跟着说:‘人家他弟兄们都是长得瘦眉窄骨儿,完全不像 大贵 一路孩子们,粗粗拉拉的!’”
箕箒之欢 : 犹言妻妾之娱。 元 戴善夫 《风光好》第二折:“学士不弃妾身,残妆陋质,愿奉箕箒之欢。”
精唇泼口 : 形容尖利泼辣的唇吻。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三折:“那厮可便舒着腿脡,他可早叉着门桯,精唇泼口毁駡人。”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三折:“则愿你停嗔息怒,百凡照覰,怎便精唇泼口,駡到有三十句。”
精赤条条 : ◎ [starknaked] 全身赤裸
那人脱得精赤条条的
|||
完全裸露、一丝不挂的样子。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这幞头呵,除下来与你戴只,这罗襴呵,脱下来与你穿只,弄的来身儿上精赤条条的。”《儒林
箸土傅籍 :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
箫心剑态 : 犹言幽情侠骨。 龚自珍 《湘月》词自注引 洪子骏 《金缕曲》词:“侠骨幽情簫与剑,问簫心剑态谁能画?” 柳亚子 《将归留别海上诸子》诗:“簫心剑态愁无那,马角乌头恨未赊。”
碧衣女子 : 唐 刘焘 《树萱录》:“ 张确 尝 游 霅上,于 白苹溪 见二碧衣女子,携手吟咏…… 确 逐之,化为翡翠飞去。”后因以为水鸟翡翠的别名。见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翡翠》。
稳稳安安 : 安安稳稳。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我几曾稳稳安安坐地?”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那时我坐香车你乘马,喒两个稳稳安安兀的不快活杀。”
緑毛幺凤 : 鸟名。体形较燕子为小,羽毛五色,每至暮春,来集桐花,故又称桐花凤。 宋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幺凤。”亦作“ 緑毛么凤 ”。《事物异名录·禽鸟·桐花鸟》引 明 镏绩 《霏雪录》:“桐花鸟即 东坡 词所谓倒挂
端木蕻良 : (1912-1997)小说家。辽宁昌图人。1932年入清华大学学习,参加北方左联。曾在大学任教。1942年后主编《文艺杂志》。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曹雪芹》,短篇小说集《风陵渡》,散文集《火鸟之羽
緑袍槐简 : 指古代低级官员所服用的绿色官服和槐木手版。 宋 陆游 《赛神曲》:“击鼓坎坎,吹笙呜呜。緑袍槐简立老巫,红衫绣裙舞小姑。”《三国志平话》卷上:“至来日天晓,元帅来请 刘备 :‘表章已奏了帝也,功劳全是你也。’分付緑袍槐简,来日朝门外听圣旨
緑花緑叶 : 鹤子草的别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蔕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緑花緑叶。”
緑酒红灯 : 犹灯红酒绿。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緑酒红灯夜未央。” 清 姚燮 《旜帛》诗:“谁怜风雨屯军苦,緑酒红灯自画楼。”
緑鬓朱颜 : 亦作“绿鬢红顏”。 1.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 宋 晏殊 《少年游》词:“緑鬢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宋 张孝祥 《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寿》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緑鬢朱颜。”
(2).指年轻女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青楼红
緑文赤字 :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符瑞。谓江河所出图箓皆为绿色,或用朱书刻于石碑上,故云。《宋书·志序》:“圣帝哲王,咸有瑞命之纪,盖所以神明宝位,幽赞禎符……握 河 括地,緑文赤字之书,言之详矣。”《梁书·武帝纪上》:“緑文赤字,徵 河 表 洛 。”
緑肥红瘦 : 谓绿叶繁茂,红花凋谢。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緑肥红瘦。” 元 赵善庆 《落梅风·暮春》曲:“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直啼得緑肥红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譌》:“人归后,记当初緑肥红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