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持螯 :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变化多端 : 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冰释理顺 : 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博大精深 :
把酒持螯 : 手持蟹螯饮酒。古人视为人生一大乐事。
变化多端 : 端:头绪。形容变化极多。也指变化很大。
冰释理顺 : 释:消化;顺:通顺。冰层消融,理路通顺。比喻疑问都解开了,道理也讲通了。
博大精深 : 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不伶不俐 : 形容不尴不尬,不清不白。
不可端倪 : 端倪:头绪。找不着头绪。形容变化莫测。
不可言传 :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不可理喻 : 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不在话下 : 指事物轻微,或者理所当然,不值得一提。
不明事理 : 明:明白,懂得。不懂得事物的道理。
不知大体 : 大体:关系全局的道理。不懂得从大局考虑。同“不识大体”。
不经之谈 : 不经:不合道理。荒诞无稽、没有根据的话。
不言而谕 : 谕:旧时指上对下的文告、指示。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不近道理 :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阐幽显微 : 阐:阐明;幽:幽深。讲明深奥和精微的道理。形容挖掘深,能启发人认识所未能认识的事物。
阐幽探赜 : 阐;阐明;赜:幽深莫测。阐明和探究深奥精微的道理。
阐幽明微 :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长生不死 : 生命长存,永不死亡。
持之有故 : 持:持论,主张;有故:有根据。指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有一定的根据。
楚人戎言 : 戎: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在此作地名用。楚人生长在戎,就要说西戎人的话。比喻客观环境的影响要胜过主观条件与与自然的本能。
传道穷经 : 道:孔孟之道;穷:穷尽;经: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传道受业 :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穿凿附会 : 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词严义密 : 措词严谨,道理周密。
词严义正 : 词:言词,语言;严:严谨;义:道理;正:纯正。指言辞严厉,道理纯正。
词言义正 : 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严义正 : 辞: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
辞严意正 : 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同“辞严义正”。
辞巧理拙 : 文辞虽然浮华,但不能阐明道理。
辞顺理正 : 道理严正公允,措词简炼。
存神索至 : 存神:保养精神;索至:寻找事物深奥的道理。旧指品德高尚的人注重保养精神,以探寻事物深奥的道理。
蹉跎自误 : 蹉跎:时间白白地消耗掉。人生虚度年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
大化有四 : 化:变化。人生的最大变化有四个,即人生的婴儿、少壮、老年和死亡。
大方无隅 : 大方:最大的方形;隅:角落,方角,棱角。指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比喻空泛的大道理没有锋芒。
大方之家 : 大方:大道理。原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
盗亦有道 :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道大莫容 :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得失在人 : 指人生的胜利失败就取决于本人的努力与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得失荣枯 : 指人生的获得与丧失、兴盛与衰败。
攧扑不破 : 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破死拉活 : 拼命。《醒世姻缘传》第七六回:“ 素姐 駡 狄希陈 道:‘只説你在京里作了孽,着立枷枷杀了!你不来家,不着我破死拉活把拦着这点子家事,邪神野鬼都要分一股子哩!’”
砰硼霍落 : 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老残游记》第九回:“只听砰硼霍落几声,彷彿山倒下来价响。”
离相平等 : 佛教语。谓离开色相,泯除一切差别。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方外玄踪》:“大而虚空,细而纤芥,是谓离相平等。”
破败五鬼 : 五鬼是星命家所称恶煞之一,遇之不利,故称。《金瓶梅词话》第二九回:“目今流年,只多日逢破败五鬼在家炒闹,些小气恼,不足为灾。都被喜气神临门冲散了。”参见“ 五鬼 ”。
破零三乱 : 零碎散乱貌。《金瓶梅词话》第十六回:“如今他那边楼上堆的破零三乱。你这些东西过去,那里堆放?”
离坚合异 : 先 秦 “离坚白”和“合异同”两大哲学命题的并称。比喻善辩、诡辩。语出《鲁连子》:“ 齐 辩士 田巴 ,服 徂丘 ,议 稷下 ,毁五帝,罪三王,服五霸,离坚白,合同异,一日服千人。”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沉鬱淡雅之思,
破丢不答 : 犹言破破烂烂。 清 洪昇 《长生殿·神诉》:“整顿了这破丢不答的平顶头巾,扶定了那滴羞扑速的齐眉拐拄。”亦作“ 破丢不落 ”。《儒林外史》第二三回:“管家看见中间悬着一轴稀破的古画,两边贴了许多的斗方,六张破丢不落的竹椅。”
离方遯员 : 谓超越规矩法度。《文选·陆机<文赋>》:“虽离方而遯员,期穷形而尽相。” 李善 注:“方员,谓规矩也。”
离殿别寝 : 犹言离宫别馆。《后汉书·班固传上》:“徇以离殿别寝,承以崇臺閒馆,焕若列星,紫宫是环。”一本作“ 离宫别寝 ”。
离言辨白 : 分析文句,辨别文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釐者。所习不同,所务各异。” 詹鍈 义证引 潘重规 《读<文心雕龙>札记》:“按‘白’疑当作‘句’,形近之讹……又《丽辞
砸嘴舔唇 : 形容吃得有滋味。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段:“ 武震 却吃的又香又甜,一面吃,一面还砸嘴舔唇的品着滋味。”
离乡调远 : 远离家乡。《红楼梦》第一百回:“若是离乡调远,听见了这个信,只怕我想妈妈也就想杀了!”
祥河辍水 : 佛经中谓佛以身断急川,普济众生。《文选·王屮<头陁寺碑文>》:“帝献方石,天开渌池,祥河輟水,寳树低枝。” 李善 注引《瑞应经》:“时 尼连河 水流甚疾,佛以自然神通,断水涌起,高出人头,令底扬尘,佛在其中。”
离离拉拉 : 方言。犹稀稀拉拉。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男子和女人,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离离拉拉地来啦,站成一圈。” 李古北 《农村奇事》:“人们牵着牲口离离拉拉从南场里出发了。”
破二作三 : 分二为三。指分析事理。《五灯会元·黄龙心禅师法嗣·黄龙悟新禅师》:“有时破二作三,有时会三归一,有时三一混同,有时不落数量。”
离离亮亮 : 方言。犹言清爽舒服。《白雪遗音·银纽丝·婆媳顶嘴》:“离离亮亮的过两年,爱吃我就吃,爱喝我就喝。”
秘阁续帖 : 帖名。凡十卷。 宋 元祐 七年诏以《淳化》、《秘阁》二帖未有之墨迹入石,为《秘阁续帖》。参阅 清 钱泳 《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离离光光 : 方言。目光呆滞。 老舍 《蛤藻集·且说屋里》:“他的带烟气的脸上露出青筋,离离光光的眼睛放出一些浮光。” 老舍 《四世同堂》六三:“她的大眼睛已不那么水灵了,而是离离光光的,像走迷了路那样。”
秤不离铊 : 秤和砣原为一整套衡具,喻事物之相联系者不可使其分离。 孙锦标 《通俗常言疏证·什物》:“《合纵记》剧:自古道:‘公不离婆,秤不离鉈。’《梦笔生花絃索乐府》:‘水不离波,秤不离鉈。’”
秦田水月 : 明 徐渭 对自己姓名的隐括。 清 褚人穫 《坚瓠补集·隐括》:“ 山阴 徐文长 名 渭 ,尝隐括 徐渭 二字为 秦田水月 。”按,“田水月”为“渭”字之分解;“秦”隐“徐”字,“秦”、“徐”均可析为“三人禾”。 徐渭 有《田水月评西厢
秤薪量水 : 谓勤俭持家。《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安老爷 虽是研经铸史的通品,却是个秤薪量水的外行。”《中国近代文论选·读新小说法》:“《茶花女遗事》出,可令普天下善男子、善女人读;而独不许浪子读,妒妇读,囚首垢面之贩夫读,秤薪量水之富家翁读,胸罗四
离经断句 :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 南朝 梁 王筠 《昭明太子哀册文》:“爰初敬业,离经断句,奠爵崇师,卑躬待傅。”参见“ 离经辨志 ”。
离离蔚蔚 : 草木茂盛郁勃貌。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二》:“林木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 清 冯桂芬 《潘顺之吉士岱顶看云图序》:“躡履而上,羣峰四环,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之表,隐隐轔轔,时露翠微之径。”
秦诿楚諈 : 形容办事不负责,相互扯皮。诿,推委;諈,推辞。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王西庄之贪》:“及仕宦后, 秦 諉 楚 諈,多所乾没。”
秦昭盟夷 : 指 秦昭襄王 与 夷 人刻石为盟事。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及 秦昭 盟 夷 ,设 黄龙 之诅。” 范文澜 注引《华阳国志·巴志》:“ 秦昭襄王 与 夷 人刻石盟曰: 秦 犯 夷 ,输黄龙一双; 夷 犯 秦 ,输清酒一钟
离宫别馆 : 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汉 司马相如 《上林赋》:“於是乎离宫别馆,弥山跨谷。”一本作“ 离宫别舘 ”。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离宫别馆之所在,车辙马跡之所向,咸堑山而陻谷。” 宋 岳珂 《桯史·馆娃浯溪》:“ 子
积日絫久 : 久经时日。絫,同“ 累 ”。《汉书·董仲舒传》:“且古所谓功者,以任官称职为差,非谓积日絫久也。故小材虽絫日,不离於小官;贤材虽未久,不害为辅佐。”
积伶积俐 : 形容十分灵活。 郑振铎 《海燕》:“乌黑的一身羽毛,光滑漂亮,积伶积俐,加上一双剪刀似的尾巴,一对劲俊轻快的翅膀,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一只小燕子。”
秦筝赵瑟 : 秦国 的筝和 赵国 的瑟。泛指名贵的乐器。 南朝 宋 鲍照 《代白紵舞歌词》之二:“雕屏匼匝组帷舒, 秦 筝 赵 瑟挟笙竽。”
称觞举寿 : 同“ 称觴上寿 ”。
汉 崔寔 《四民月令》:“子妇孙曾,各上椒酒於其家长,称觴举寿,欣欣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