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必由之路 :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必也正名 :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必经
八荒之外 : 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
必由之路 : 由:经由。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必也正名 : 指必须按照正统伦理观念和礼仪关系来端正纲纪名分。
必经之路 : 经:经过。必定要经过的道路。泛指事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或做事必须遵守的法则。
兵临城下 : 敌军已来到自己的城墙下面。比喻情势十分危急。
不容置疑 : 不允许有什么怀疑。表示论证严密,无可怀疑。
操刀不割 : 操:操持,拿着。手里拿着刀而不割东西。比喻做事不及时,坐失良机。
操刀必割 : 操:持。手里拿着刀,一定要割物。比喻办事必须及时。
寸利必得 :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寸草不生 : 寸草:一点儿草。形容土地贫瘠,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
读书破万卷 : 破:突破;卷:书籍册数。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
孤立无援 :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骇人听闻 : 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毫无疑问 : 不存在问题,十分肯定。
毫无疑义 : 疑义:可疑之理。一点也没有可以怀疑的地方。表示完全明确肯定。
火烧眉毛 : 火烧到眉毛。比喻事到眼前,非常急迫。
岌岌可危 : 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急于星火 : 星火:流星。象流星的光从空中急闪而过。形容非常急促紧迫。
箭在弦上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间不容发 : 间: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或情势危急到极点。
斤斤计较 : 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近在眉睫 : 睫:眼睫毛。形容很近,就在眼前。
居之不疑 : 居:处于;不疑:不疑惑。对自己所处的地位,毫不怀疑。
刻不容缓 : 刻:指短暂的时间;缓:延迟。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盲人瞎马 : 盲人骑着瞎马。比喻盲目行动,后果十分危险。
眉睫之间 : 就在眉毛和睫毛之间。比喻极近的距离。
眉睫之内 : 形容近在眼前。
难以预料 : 预:预先;料:料想,估计。很难预先想到。
千钧一发 : 比喻情况万分危急。
燃眉之急 : 燃:烧。火烧眉毛那样紧急。形容事情非常急迫。
人同此心 : 大家对某事有相同的看法。
人心所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日中必彗 : 彗:晒干。太阳到中午正好晒东西。比喻做事应该当机立断,不失时机。
如履薄冰 : 履:践、踩在上面。象走在薄冰上一样。比喻行事极为谨慎,存有戒心。
深信不疑 : 非常相信,没有一点怀疑。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十万火急 : 形容事情紧急到了极点(多用于公文、电报等)。
矢在弦上 : 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说一不二 : 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形容说话算数。
四面受敌 :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鹤山凤尾 : 琴上部位名。鹤山,一名琴岳,又名临岳,为琴面近琴首一端的弦架。凤尾,一名凤腿,即琴的尾部。《红楼梦》第八九回:“虽不是焦尾枯桐,这鹤山凤尾,还配得齐整,龙池雁足,高下还相宜。”
飘飘漾漾 : 飘飞貌。 刘半农 《瓦釜集·第三歌》:“同看仔一个油火虫虫飘飘漾漾过池塘。”
鹤补朝服 : 绣有仙鹤的朝服。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入道》:“外九梁朝冠、鹤补朝服、金带、朝鞋、牙笏上。” 王季思 等注:“补是官服前胸及后背用金线绣成的图案,用以区别官品高下的。 明 朝的制度,一品文官绣仙鹤。”
嘴大舌长 : 多话,好搬弄是非。《金瓶梅词话》第七回:“为女妇人家,好吃懒做,嘴大舌长,招是惹非,不打他,打狗不成?”
噪噪切切 : 犹言嘈嘈切切。指弦乐器上大弦和小弦发出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噪噪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
黎山老姆 : 即 骊山老母 。道教传说中的女仙。《西游记》第七三回:“ 行者 急抬头看处,原是 黎山老姆 。”
擎拳合掌 : 拱手合十作礼。 宋 史浩 《如梦令·饮妇人酒》词:“容止忒精神,一似 观音 形象。归向、归向,见者擎拳合拳。”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二:“阶前僧行,一谜地向前哀告,擎拳合掌,要奴献与贼盗。”
擎跽曲拳 : 谓行拜跪之礼。《庄子·人间世》:“擎跽曲拳,人臣之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 成玄英 疏:“擎手跽足,磬折曲躬,俯仰拜伏者,人臣之礼也。”一说,执笏跪拜并鞠躬。 陈鼓应 今注:“‘擎’,执笏;‘跽’,跪拜。‘曲拳’,鞠躬。” 宋 王安
擂鼓鸣锣 : 形容作战布阵的声势。《秦併六国平话》卷中:“两边擂鼓鸣锣,各人布阵。”
嘴巴骨子 : 颔骨;下巴骨。借指嘴脸;长相。《西游记》第九三回:“ 沙僧 上前,把他脸上一抹道:‘不羞!不羞!好个嘴巴骨子!’”
噼哩啪啦 : 亦作“ 噼里啪啦 ”。亦作“ 噼嚦啪啦 ”。
1.形容连续不断的爆裂、拍打或东西撞击等的声音。 老舍 《宝船》第三幕:“什么花儿噼哩啪啦炒的香?”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四:“三个人就在那里,一边收拾一边玩耍,房间里噼哩啪啦,闹得翻了天。
噪儿巴喝 : 方言。哇啦哇啦乱嚷。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四段:“人们摸熟他的脾气,也爱逗他,越逗,他越噪儿巴喝的,整天不住嘴。”
嘴嘴舌舌 : 犹言唠唠叨叨。说起来没完。《儒林外史》第四回:“若到庄上来,他家那佃户又走过来嘴嘴舌舌,缠个不清。”
嬴嬴缩缩 : 谓行止、进退顺时。《管子·势》:“修阴阳之从,而道天地之常;嬴嬴缩缩,因而为当。” 尹知章 注:“必行藏顺时,然后事当。”
濂洛关闽 : 宋 代理学的四个学派。“濂”指 濂溪 周敦颐 ;“洛”指 洛阳 程颢 、 程颐 ;“关”指 关中 张载 :“闽”指讲学于 福建 的 朱熹 。 明 李贽 《德业儒臣前论》:“惟此言出,而后 宋 人直以 濂 、 洛 、 关 、 闽 接
橦末之伎 : 古代表演爬竿的杂技。《文选·张衡<西京赋>》:“百马同轡,骋足并驰,橦末之伎,态不可弥。” 薛综 注:“於橦末作其形状。” 唐 李德裕 《寒食日三殿侍宴奉进诗》:“彀中时落羽,橦末乍升猱。” 清 赵翼 《岁暮宴集梨园小部纵饮追欢即席有作
操作规程 : ◎ [operating rules] 具体劳作所遵循的规范、程序和要领
电工操作规程
消防操作规程
噼里嘭啷 : 形容响亮的碰撞声。 郭小川 《老雇工》诗:“你慌忙地上好屋门的锁,噼里嘭啷地关好了窗。”
擎拳撑脚 : 放开手脚。形容不受拘束。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 亮 非假人以自高者也。擎拳撑脚,独往独来於人世间,亦自伤其孤零而已。”
燔香顶礼 : 犹言烧香磕头。 邹鲁 《四川光复》:“羣以木版书 光绪 牌位,燔香顶礼。”
懒懒摊摊 : 没精打采貌。《西湖佳话·三生石迹》:“ 李源 料是赶他不上,只得带着月光,懒懒摊摊,踱将回来。”
燔鱼剸蛇 : 周武王 伐 纣 至 孟津 ,白鱼入舟, 武王 欲煮鱼以祭,被群臣劝止。见《尚书大传·大誓》。又 汉高祖 聚众起义时,曾夜行泽中,见有大蛇挡道, 高祖 毅然挥剑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因以“燔鱼剸蛇”指代 周武王 、 汉高祖 起事。《后
燔黍捭豚 : 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 郑玄 注:“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捭肉,加於烧石之上而食之耳。” 孔颖达 疏:“燔黍者,以水洮释黍米,加於烧石之上而燔之。捭
瘸狼渴疾 : 跌跌撞撞急行貌。《醒世姻缘传》第十四回:“ 晁大舍 送了 珍哥 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见了妹子,叙了些打官司的説话。”
皡天上帝 : 犹天帝。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伊水》:“按礼,天子大裘而冕,祭皡天上帝於此。”一本作“昊天上帝”。
燕梦征兰 : 《左传·宣公三年》:“初, 郑文公 有贱妾曰 燕姞 ,梦天使与己兰,曰:‘余为 伯儵 。余,而祖也。以是为而子,以兰有国香,人服媚之如是。’既而 文公 见之,与之兰而御之。辞曰:‘妾不才,幸而有子。将不信,敢徵兰乎?’公曰:‘诺。’生 穆公
燋龙温池 : 晋 石虎 的浴池名。用烧烫的铜龙置于水中,使池水保持温热,故名。 晋 王嘉 《拾遗记·晋时事》:“﹝ 石虎 ﹞又为四时浴室……严冰之时,作铜屈龙数千枚,各重数十斤,烧如火色,投於水中,则池水恒温,名曰‘燋龙温池’。”
燃肉身灯 : 用铁钩钩皮肤,钩上遍挂灯盏,贮油燃点。一种假借或误解佛教的“无义苦行”。《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禁僧俗捨身、断手足、炼指、掛灯、带钳之类幻惑流俗者” 元 胡三省 注:“掛灯者,裸体,以小铁鉤徧鉤其肤,凡鉤皆掛小灯,圈灯盏,贮油而燃
燕南赵北 : 泛指 黄河 以北地区。 唐 杨炯 《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以某年月日,归葬於某原。 碣石 、 恒山 , 燕 南 赵 北,礼仪光被,宗族相临。” 宋 苏轼 《定州到任谢执政启》:“ 燕 南 赵 北,昔称谋帅之难;尺短寸长,今以乏人而
皡天罔极 : 亦作“皞天罔极”。
谓父母尊长养育的恩德深广。《汉书·郑崇传》:“朕幼而孤,皇太太后躬自养育,免于襁褓,教道以礼,至於成人,惠泽茂焉。‘欲报之德,皞天罔极。’” 颜师古 注:“《诗·小雅·蓼莪》之篇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欲报之德,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