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大全,成语词典,成语查询,古诗词大全「美猫成语网」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位置:成语查询 > 形容人严格要求自己的成语_四字词语

形容人严格要求自己的成语_四字词语

饱食终日 :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鞭驽策蹇 :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不可须臾离 : 须臾:片刻。片刻也不能离开。形容非

饱食终日 : 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鞭驽策蹇 :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作谦词。

不可须臾离 : 须臾:片刻。片刻也不能离开。形容非常重要。

不遑暇食 : 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长年累月 : 长年:整年;累月:很多个月。形容经过了很多年月。

持之以恒 :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穿壁引光 : 穿:凿通;引:引进。凿通墙壁,引进烛光。形容家贫读书刻苦。

得过且过 : 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滴水穿石 : 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

发愤忘食 :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废寝忘食 :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废寝忘餐 : 忘记了睡觉,顾不得吃饭。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学习。

焚膏继晷 :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旰食宵衣 : 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 躬自:自己;薄:少。对自己严格要求,对他人不苛刻要求。

好学不倦 : 喜欢学习,不知疲倦。

鸡鸣而起 :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鸡鸣起舞 : 指胸怀大志、及时奋发的豪壮气概。

见贤思齐 : 贤:德才兼备的人;齐: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

克己奉公 : 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宽以待人 : 宽:宽容。以宽宏大度的态度来对待别人。

乐此不疲 :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临池学书 : 临:靠近,挨着;池:砚池;书:书法。指刻苦练习书法。

囊萤积雪 : 囊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积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

囊萤映雪 : 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囊萤照读 :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囊萤照雪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披星戴月 : 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破釜沉舟 :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起居无时 :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勤勤恳恳 : 形容勤劳踏实。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日旰不食 : 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同“日旰忘食”。

日理万机 : 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如饥似渴 :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手不释卷 : 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水滴石穿 : 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四体不勤 : 四肢不劳动,形容脱离劳动。

夙夜不懈 : 夙夜:早晚,朝夕;懈:懈怠。形容日夜谨慎工作,勤奋不懈。

孙康映雪 : 比喻读书非常刻苦。

忘寝废食 : 寝:睡觉。废:废止,停止。形容专心致志地干谋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

八音领袖 : 唐玄宗 对羯鼓的称呼。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卷十四:“羯鼓, 龟兹 、 高昌 、 疎勒 、 天竺 部之乐,状如漆桶,下承以牙牀,用两杖击之,其声焦杀鸣烈,合太簇一均。 玄宗 素达音律,尤善於此,称之为‘八音领袖’。”

八棒十挟 : 亦作“ 八棒十枷 ”。 古代对拷掠酷刑的泛称。挟,夹棍,也写作“枷”。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勘姦情,八棒十挟。”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四折:“又无那八棒十枷罪,止不过三交两句言。” 元 孙仲章 《勘头巾》第三折:“也

八字牙梳 : 用象牙或玳瑁制作的八字形梳子。《剪灯新话·联芳楼记》:“一緺凤髻緑於云,八字牙梳白似银。”

八搨将军 : 唐 裴聿 的外号。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贪秽》:“《朝野僉载》: 滕王 为 隆州 刺史,多不法,参军 裴聿 諫止之,王怒,令左右摑搨。他日, 聿 入计具诉於帝,帝问 聿 曾被几搨, 聿 曰:‘前后八搨。’即令迁八阶。 聿 归嘆曰:‘

八擡八座 : 比喻做大官。八抬,即八抬大轿;八座,八座尚书的省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看这样子,将来准是个八抬八座罢咧。”

八米卢郎 : (1).谓 隋 卢思道 。《北史·卢思道传》:“ 文宣帝 崩,当朝文士各作輓歌十首,择其善者而用之……唯 思道 独得八篇。故时人称为‘八米卢郎’。”亦省称“ 八米 ”。 (2).比喻才高。 五代 王锴 《赠禅月大师》诗:“神通力遍 恆

人命官司 : 指有关杀人或因故使人致死的事件的诉讼。《红楼梦》第四回:“﹝ 贾雨村 ﹞一到任就有件人命官司详至案下。”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 老李 ﹞:这银子我是吃定啦……今天不成不散,(恶狠狠地)豁着吃人命官司吧!”

八千卷楼 : 清 杭州 丁国典 藏书楼名。 丁氏 因慕其远祖 宋 丁顗 曾藏书八千卷,故名。至其孙 丙 ,搜罗益富,又增建 后八千卷楼 与 小八千卷楼 ;别辟善本书室以庋藏珍本,并据以成《善本书室藏书志》四十卷。 丙 子 立中 辑有《八千卷楼书目》

八珍主人 : 酱的别称。 宋 陶穀 《清异录·馔羞》:“酱,八珍主人;醋,食总管也。”

八大山人 : 清 初大画家 朱耷 别号。 耷 , 明 宗室, 南昌 人。 明 亡入山为僧。佯狂嗜酒,工书,善画山水、花鸟、竹木,笔致纵恣,别具一格。因常持《八大人觉经》,故名。其书画署名,“八大”与“山人”各连写,状似哭、笑二字。

八大胡同 : 清 末 民 初指 北京 前门 外的 石头胡同 、 胭脂胡同 、 百顺胡同 、 小李纱帽胡同 、 王广福斜街 、 陕西巷 、 韩家潭 、 皮条营 等八处。当时为妓院集中地。后用以代指妓院。 清 兰陵忧患生 《京华百二竹枝词》之七二:“饭馆

八声甘州 : (1).词牌名。又叫《甘州》、《潇潇雨》。双调平韵,九十五至九十八字,共有七体。本 唐 时教坊大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为词牌。《词谱》卷二五:“按此调前后段八韵,故名八声,乃慢词也。与《甘州遍》之曲破、《甘州子》之令词不同。《乐章集》亦注仙吕

八病九痛 : 谓体弱多病。《红楼梦》第八九回:“ 代儒 本来上年纪的人,也不过伴着几个孩子解闷心,时常也八病九痛的,乐得去一个少操一日心。”

八洞神仙 : 道家谓神仙所居之洞天分上八洞、中八洞,下八洞。上八洞为天仙,中八洞为神仙,下八洞为地仙,总谓之“八洞神仙”。民间则专以 汉鐘离 、 张果老 、 铁拐李 、 韩湘子 、 曹国舅 、 吕洞宾 、 蓝采和 、 何仙姑 等八仙为“八洞神仙”。 明

八功德水 : 佛教语。谓西方极乐世界浴池中具有八种功德之水。八种功德为:一甘,二冷,三软,四轻,五清净,六不臭,七不损喉,八不伤腹。《无量寿经》卷上:“八功德水湛然盈满,清浄香洁,味如甘露。”《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你不见那上面四个字写得是‘七宝莲池’

八十四调 : 我国宫调理论中,以十二律旋相为宫,构成十二均;每均都可构成七种调式,共得八十四调。理论上的八十四调,首先见于《隋书·万宝常传》及《音乐志》 开皇 七年乐议中 郑译 的话。八十四调理论的提出,促进了律制的改革。 宋 燕乐二十八调、七宫十二调,

八字门楼 : 一种门上有牌楼式的顶,门两侧墙壁呈八字形的建筑。 周立波 《山乡巨变》上二:“她们往右拐进一个小小横村子,又走了一段铺满落花、朽叶和枯草的窄小的山边路,来到一个八字门楼的跟前。”

十朋之龟 : (1).谓用以占吉凶、决疑难的十类龟。古人视为大宝。《易·损》:“十朋之龟,弗克违。” 王弼 注:“朋,党也。龟者,决疑之物也。” 孔颖达 疏:“朋、党也者, 马 、 郑 皆案《尔雅》云:十朋之龟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

刁风拐月 : 偷情的隐语。 元 无名氏 《百花亭》第二折:“从今后牢收起爱月惜花心,紧抄定偷香窃玉手,刁风拐月,畅好是没来由。”

刀笔先生 : 即刀笔讼师。《红楼梦》第八五回:“就在那里访一个有斟酌的刀笔先生,许他些银子,先把死罪撕掳开,回来再求 贾 府去上司衙门説情。”

八十一章 : 指《老子》。世所传《老子》各本,皆分八十一章。 宋 陆游 《读老子》诗:“身如槁木心如墻,八十一章独置傍。”

八音联欢 : 清 末流行于 北京 的一种弹唱艺术。 清 孙橒 《馀墨偶谈续集·八音联欢》:“弹词説书由来已久。国朝以 柳敬亭 为最。 咸丰 中此风尤盛。有名八音联欢者,其法八人团坐,各执丝吹(竹),交错为用。如自弹琵琶,以座左拉胡絃(琴)者为擫絃,己以

十二辰虫 : 即十二时虫。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虫篇》:“南中有虫名避役,一曰十二辰虫。状似蛇医,脚长,色青赤,肉鬣。暑月时见於篱壁间,俗云见者多称意事。其首倏忽更变,为十二辰状。”

八王之乱 : 西晋 初 司马氏 大封宗室,并使之掌握重兵实权。 晋武帝 死, 惠帝 立, 惠帝 妻 贾后 与外戚 杨骏 争权,杀 骏 ,用 汝南王 司马亮 辅政。 司马亮 专权, 贾后 复使 楚王 司马玮 杀 亮 ,旋又杀 玮 ,其后 赵王 司马伦

八百里驳 : 牛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汰侈》:“ 王君夫 ( 愷 )有牛,名八百里駮,常莹其蹄角。 王武子 ( 济 )语 君夫 :‘我射不如卿,今指赌卿牛,以千万对之。’ 君夫 既恃手快,且谓骏物无有杀理,便相然可,令 武子 先射。 武子

十八学士 : (1). 唐太宗 开文学馆,命 杜如晦 、 房玄龄 、 于志宁 、 苏世长 、 薛收 ( 收 卒, 刘孝孙 补入)、 褚亮 、 姚思廉 、 陆德明 、 孔颖达 、 李玄道 、 李守素 、 虞世南 、 蔡允恭 、 颜相时 、 许敬宗 、 薛元

十二时盘 : 古代盘子名。相传盘子四周的物象随十二时辰而变易,故名。 宋 陶穀 《清异录·器具》:“ 唐 内库有一盘,色正黄,圜三尺,四周有物象。 元和 中,偶用之,觉逐时物象变更,且如辰时,花草间皆戏龙,转巳则为蛇,转午则成马矣,因号十二时盘。流传及

十二时虫 : 爬行类动物名。一名避役。蜥蜴的一种。相传能随十二时而变易其体色,故称。《太平广记》卷四七八引 唐 房千里 《投荒杂录》:“南海有毒虫者,若大蜥蜴,眸子尤精朗,土人呼为十二时虫。一日一夜,随十二时变其色。乍赤乍黄,亦呼为篱头虫。传云:伤人立

刀笔讼师 : 指以包揽词讼、舞文弄法为业的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一·词颂》:“被告抄状入手,乃请刀笔讼师又照原词多方破调,骋应敌之虚情,厌先攻之劲势。”

十二辰属 : 即十二相属。 前蜀 冯鉴 《续事始》:“ 黄帝 立子丑十二辰,以名月,以名兽,配十二辰属之。”《宋史·外国传八·吐蕃》:“ 涣 至, 廝囉 迎导供帐甚厚……道旧事则数十二辰属,曰兔年如此,马年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