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总爱讽刺的成语_四字词语
阿平绝倒 :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拜赐之师 :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伴食宰相 :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半文不
阿平绝倒 : 以之比喻对对方的言论极为佩服。亦用为讥讽言论极为乖谬,常贻笑大方。
拜赐之师 : 用以讽刺为复仇而又失败的出兵。
伴食宰相 : 伴食:陪着人家一道吃饭。用来讽刺无所作为,不称职的官员。
半文不白 : 文言和白话夹杂。同“半文半白”。
不今不古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不古不今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补阙灯檠 :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长篇累牍 : 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诚心诚意 : 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尺二秀才 : 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盡”字的俗体“尽”字。
反唇相讥 : 反唇:回嘴、顶嘴。受到指责不服气,反过来讥讽对方。
黄口小儿 : 黄口:儿童;小儿: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黄口孺子 :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教条主义 : 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
借古讽今 : 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刻舟求剑 :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冷嘲热讽 : 冷:不热情,引伸为严峻;热:温度高,引伸为辛辣。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冷言冷语 : 冷:意含讥讽。带讥讽意味的冷冰冰的话。
冷语冰人 : 冷语:冷冰冰的话。用冷酷的话伤人。
名不副实 : 副:相称,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泥中隐刺 : 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
年幼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七嘴八舌 : 形容人多口杂。
千人一面 : 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同。
散灰扃户 : 在地上撒灰,将门户关锁。旧时用来讥讽防闲妻妾的病态心理与可笑行为。
善财难舍 : 善财:原为释迦牟弟子名,后取“善”之“爱惜”意,指“爱惜钱财”。舍:施舍。指人爱惜钱财,不愿施舍于人。常用来讥讽人非常吝啬。
神出鬼没 : 出:出现;没:消失。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生搬硬套 : 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守株待兔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无所作为 : 作为:作出成绩。没有做出任何成绩。指工作中安于现状,缺乏创造性。
俨乎其然 : 十分严肃正经的样子。带有讽刺意味。
咬文嚼字 : 形容过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扣字眼而不注意精神实质。
一本正经 : 原指一部合乎道德规范的经典。后用以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以宫笑角 : 宫、角,均为古代五音之一。拿宫调讥笑角调。比喻用自以为是的偏见去讽刺、否定别人。
贻笑大方 :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援古刺今 : 引述故事古义以讽刺今事。
者也之乎 : 者、也、之、乎都是古汉语里常用的虚词。指讲话或写文章咬文嚼字。含讽刺意。
正人君子 : 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郑人买履 : 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郑人实履 : 郑人:春秋时期郑国人。履:鞋。郑国人买鞋。比喻只相信书本,不相信客观实际。多用以讽刺教条主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