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人粗鄙的成语_四字词语
巴人下里 :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白丁俗客 :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卑鄙无耻 :
巴人下里 : 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白丁俗客 :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卑鄙无耻 : 形容品质恶劣,不顾羞耻。
卑鄙龌龊 :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居心不正,言行肮脏。
卑陋龌龊 : 龌龊:肮脏。形容品质恶劣。亦作“卑鄙龌龊”。
背信弃义 : 背:违背;信:信用;弃:扔掉;义:道义。违背诺言,不讲道义。
鄙俚浅陋 : 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粗俗浅薄。
鄙于不屑 : 鄙:粗俗卑鄙。不屑:认为不值得(做或看)。粗俗卑鄙到不值得一顾的程度。指既丑陋又下贱,叫人看不上眼。
砭庸针俗 : 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针扎皮肉治病。
不以为耻 : 不认为是可耻的。指不知羞耻。
不登大雅之堂 :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不登大雅 : 大雅:高贵典雅。不能登上高雅的厅堂。形容某些不被人看重的、“粗俗”的事物(多指文艺作品)。
出乖露丑 : 乖:荒谬的;丑:可耻的。指在人前出丑。
出乖弄丑 : 出丑,丢脸。
粗俗之辈 : 指庄稼人或佃农,现指缺乏文化教养、行为、意识粗野庸俗的人。
村夫俗子 : 指粗野鄙俗的人。
大雅之堂 : 高雅的厅堂。比喻高的要求,完美的境界。
独学寡闻 : 独学:指自学而无以指导切磋。独自学习,无人切磋,则孤陋寡闻。形容孤偏鄙陋,见闻不多。
狗彘不食 :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狗彘不如 : 彘:猪。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同“狗彘不若”。
狗彘不若 : 彘:猪。连猪狗都不如。形容品行卑劣到连猪狗都不如的程度。
狗猪不食其余 :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狗走狐淫 : 比喻卑劣淫乱。
孤陋寡闻 :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寡廉鲜耻 : 寡、鲜:少。旧指不廉洁,不知耻。现指不知羞耻。
横抢武夺 : 指用强力夺取。
厚颜无耻 : 颜:脸面。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看不上眼 : 看不过眼,不合己意。
拍案惊奇 : 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肉食者鄙 : 肉食者:吃肉的人,引伸为有权位的人;鄙:鄙陋。旧时指身居高位、俸禄丰厚的人眼光短浅。
杀人放火 : 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市井小人 : 指城市中庸俗鄙陋之人。
鼠雀之辈 : 蔑视他人之词。指鄙陋卑微之徒。
下里巴人 : 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
踏雪寻梅 :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或曰:‘相国(指 郑綮 )近有新诗否?’对曰:‘诗思在 灞桥 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盖言平生苦心也。” 明 程羽文 《诗本事·诗思》:“ 孟浩然 诗思在 灞桥 风雪中驴子背上。”后因以“踏雪寻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