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毛之地 :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聪明能干 :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顶天立地 :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度日如年 : 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
不毛之地 :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聪明能干 : 天资高记忆和理解力强而又有能力会做事。
顶天立地 : 头顶云天,脚踏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慨豪迈。
度日如年 : 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日子很不好过。
翻天覆地 :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指闹得很凶。
废寝忘食 :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金玉良言 : 金玉:黄金和美玉。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千秋万代 : 一千年,一万代。指世世代代,时间久长。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即使是聪明能干的妇女,没米也做不出饭来。比喻做事缺少必要条件,很难做成。
晴天霹雳 : 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如饥似渴 :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天壤之别 : 壤:地。天和地,一极在上,一级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万寿无疆 : 疆:界限。万年长寿,永远生存。用于祝人长寿。
剜肉补疮 : 剜:用刀挖去。挖下身上的好肉来补伤口。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
无本之木 : 本:根;木:树。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无米之炊 : 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一刻千金 : 一刻时光,价值千金。形容时间非常宝贵。
一字千金 :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一柱擎天 :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一诺千金 :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一败涂地 : 一旦失败就肝脑涂地。形容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一步登天 : 登:上。一步跨上青天。比喻一下子就达到很高的境界或程度。有时也用来比喻人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斩草除根 : 除草时要连根除掉,使草不能再长。比喻除去祸根,以免后患。
一网打尽 : 比喻全部抓住或彻底肃清,一个也不漏。宋魏泰《东轩笔录》卷四:“刘待制元瑜既弹苏舜钦,而连坐者甚众,同时俊彦为之一空。刘见宰相曰:‘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指雁为羹 : 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一日必葺 : 谓虽暂时居住亦必修补墙、屋。《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叔孙 ( 叔孙婼 )所舘者,虽一日,必葺其墙屋,去之如始至。”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备规制·宫阙之居》:“ 宋太祖 开宝 二年,詔曰:‘一日必葺,昔贤之能事。’”
左说右说 : 反复地说。
座无虚席 : 座位没有空着的。多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参加的人很多。
昨非今是 : 非:不对,错误;是:对,正确。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一茎一草 : 指细微之物。《醒世姻缘传》第一回:“他拣那地上没有生草的去处,没有生虫的所在,方纔践了行走,不肯伤害了一茎一草之微,一物一虫之性。”
一切诸佛 : 佛教对三世十方诸佛的总称。《华严经》卷十八:“令一切众生得无量寿,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无量寿经》卷下:“説是语已,即时无量寿佛放大光明,普照一切诸佛世界。”
一日无常 : 谓一旦死去。无常,婉辞,指人死。 元 马致远 《四块玉·叹世》曲:“白玉堆,黄金垛,一日无常果如何?良辰媚景休空过。” 元 史九敬先 《庄周梦》第一折:“常言道一日无常万事休,我自在优游。”
一口长斋 : 谓长年吃素。 元 无名氏 《货郎旦》第四折:“这都是我少年间不晓事,做这等勾当,如今老了,一口长斋,只是念佛。”
馈贫之粮 : 馈:赠送。广博的见闻是赠给知识贫乏者的宝贵的精神食粮。
一真二实 : 谓完全真实。“真”、“实”前分别加“一”、“二”,以加强语气。 沙汀 《淘金记》二:“那个狗杂种说酒话,都是一真二实的啊!”
一反一复 : (1).谓两度变化。《宋史·陈亮传》:“ 元祐 、 绍圣 一反一復,而卒为 金 人侵侮之资,尚何望其振中国以威四裔哉?”
(2).谓反复无常。
一年三节 : 指一年中的端午、中秋、春节。《海上花列传》第九回:“耐搭我一年三节生意包仔下来。”
一而不党 : 谓混一而无偏颇。《庄子·马蹄》:“一而不党,命曰天放。” 成玄英 疏:“党,偏也。”
一切种智 : 佛教关于智慧的名词之一。(1)就广义言,与“一切智”同,指无所不知的佛智。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六:“若是一切种智但在於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2)三智之一,相对于“一切智”而言,指对总相、别相的全面认识。《大智度论》卷二七:“
一茎六穗 : 古代有嘉禾一茎六穗、一茎九穗的记载,认为是祥瑞之兆。 汉 王充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景天备火中,三本一茎九穗,长於禾一二尺,盖嘉禾也。”《后汉书·光武纪论》:“是岁县界有嘉禾生,一茎九穗,因名 光武 曰 秀 。”
一时横流 : 谓一时祸乱遍起,犹如洪水泛滥。《晋书·孙绰传》:“然 中夏 荡荡,一时横流,百郡千城,曾无完郛者,何哉?”
一百八盘 : 本形容山路弯曲险阻,后亦以喻世路崎岖。 宋 黄庭坚 《新喻道中寄元明用觞字韵》:“一百八盘擕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四日早抵 巫山县 ……隔江 南陵山 极高大,有路如綫,盘屈至絶顶,谓之一百八盘。” 宋
一字三缣 : 《新唐书·皇甫湜传》载, 裴度 修 福先寺 ,将立碑。 皇甫湜 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 度 赠以车马、缯彩甚厚。 湜 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序》,未常许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縑,何遇我薄邪?” 度 笑,酬以绢九千疋。后因以“一字三縑”谓
一致之节 : 谓忠贞不渝的节操。《三国志·魏志·邢颙传》:“ 太祖 曰:‘ 顒 篤於旧君,有一致之节。’勿问也。”
一中同长 : 谓每个圆只有一个中心点,从圆心到圆周作直线,长度都相等。《墨子·经上》:“圜,一中同长也。”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诸子》:“《几何原本》云:‘圜之中处一圜心,一圜惟一心,无二心,圜界至中心作直线俱等。’即此所谓‘一中同长’也。”按,这
一过不父 : 《左传·昭公二十年》:“君一过多矣,何信於谗?” 杜预 注:“一过,纳 建 妻。”此谓 楚王 纳 太子建 妻,过错已很严重。后因用为典实,以“一过不父”指君父有过,失于父道。 宋 杨万里 《浯溪赋》:“观其一过不父,日杀三庶,其人纪有不斁
一肩两锄 : 形容不费气力。 岑之京 《小吉普开回来》:“那算什么?只一肩两锄功夫,也能收钱?”
一封轺传 : 汉 制,凡受朝廷征召者乘坐公家马车,皆持一尺五寸长的木制传信,有御史大夫封章,以为凭证。轺传两马,一马一封,故谓之一封轺传。《汉书·平帝纪》:“徵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
一旦无常 : 死亡的隐语。 元 无名氏 《马陵道》第二折:“哎!我话一句钢刀豁口,覷一覷金瓜碎首,我可甚一旦无常万事休?”《醒世姻缘传》第三九回:“人人也都知道他死期不远,巴了南墙望他,倘得他‘一旦无常’,可得合村安浄。”
一合再离 : 谓将军事文书一分为三,陆续寄送,以期保密。《六韬·阴书》:“主以书遗将,将以书问主,书皆一合而再离,三发而一知。”
一刹那顷 : 一瞬间。《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而无一尘许间隔,未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梁启超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刺也者,能入于一刹那顷,忽起异感而不能自制者也。” 冰心 《寄小读者》一:“我若不是在童心来复的一刹那顷拿起笔来,我决不敢以成
一老一实 : 完全老实。《荡寇志》第一二六回:“ 张三 竟一老一实,将 张魁 怎样来歷,怎样见 张魁 带了两个人进城的话,当面招供。” 秦廷申 《“苕”队长纪实》:“我听党的话,是一老一实的。”
一混汤子 : 一齐,统统。《红楼梦》第八八回:“前年我在东府里亲眼见过 焦大 吃的烂醉,躺在臺阶子底下駡人,不管上上下下,一混汤子的混駡。”
一个稿子 : 本谓一个底稿,通常借喻一模一样。《红楼梦》第二九回:“我看见哥儿的这个形容身段、言谈举动,怎么就同当日 国公爷 一个稿子。”
一犂两坝 : 指各种农具。引申有务农之意。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谁问你一犂两坝做生涯,也是你君恩留枕簟,天教雨露润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