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牍劳形 : 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案牍之劳 :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鞍马劳困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鞍马劳神 :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鞍马劳顿 : 顿:
案牍劳形 : 案牍:公文。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案牍之劳 : 案牍:公文。办理公文的劳累。
鞍马劳困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鞍马劳神 : 形容旅途劳累。同“鞍马劳顿”。
鞍马劳顿 : 顿:困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鞍马劳倦 : 指长途跋涉或战斗中备尝困乏。
熬油费火 : 指耗费灯油。多指日夜忙碌。
波波碌碌 : 奔走忙碌的样子。
不辞辛劳 : 辞:推辞。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形容工作勤奋努力
财殚力痡 : 殚:竭尽;痡:过度疲劳。钱财枯竭,民力疲困。
姹紫嫣红 : 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长途跋涉 :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车怠马烦 : 车危且马疲。形容旅途困乏。怠:通“殆”。同“车殆马烦”。
车殆马烦 : 殆:通“怠”,疲乏;烦:烦躁。形容旅途劳顿。
车烦马毙 : 形容旅途劳顿困乏。
发愤忘食 :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鲂鱼赪尾 : 鲂:鱼名,体似鳊鱼;赪:赤色;赪尾:红色的尾巴。鲂鱼的尾巴红了。比喻人们忧劳国事,非常辛苦,就象鲂鱼尾巴累红了一样。
废寝忘食 :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分身无术 : 分身:分出精力照顾其他方面。没有一身同时兼顾几个方面的法术。
焚膏继晷 :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风和日丽 : 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风尘仆仆 :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尘碌碌 : 碌碌:辛苦忙碌的样子。形容在旅途上辛苦忙碌的样子。
扶危济急 : 犹扶危济困。
旰食宵衣 : 天色很晚才吃饭,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形容勤于政事。
顾此失彼 : 顾了这个,丢了那个。形容忙乱或慌张的情景。
汗流满面 : 形容极度紧张或非常劳累。
花团锦簇 : 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聚。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叽叽喳喳 : 语音杂乱。
唧唧喳喳 : 形容杂乱尖细的声音。
汲汲忙忙 : 汲汲:急切的样子。形容匆匆忙忙。
积劳成病 : 积劳:长期劳累过度。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
鸡鸣而起 :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焦头烂额 : 烧焦了头,灼伤了额。比喻非常狼狈窘迫。有时也形容忙得不知如何是好,带有夸张的意思。
紧锣密鼓 : 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筋疲力尽 : 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精疲力倦 : 倦:疲倦,劳累。犹言精疲力尽。
精疲力竭 : 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精疲力尽 : 疲:疲倦,劳累。精神疲惫,力气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狂风暴雨 : 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精赤条条 : ◎ [starknaked] 全身赤裸
那人脱得精赤条条的
|||
完全裸露、一丝不挂的样子。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二折:“这幞头呵,除下来与你戴只,这罗襴呵,脱下来与你穿只,弄的来身儿上精赤条条的。”《儒林
箸土傅籍 : 定居而编入户籍,为正式居民。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五胡、 代北 ,始尝宰制 中华 ,逮乎 隋 唐 统一,汉族自主,则亦箸土傅籍,同为编氓。”
箫心剑态 : 犹言幽情侠骨。 龚自珍 《湘月》词自注引 洪子骏 《金缕曲》词:“侠骨幽情簫与剑,问簫心剑态谁能画?” 柳亚子 《将归留别海上诸子》诗:“簫心剑态愁无那,马角乌头恨未赊。”
碧衣女子 : 唐 刘焘 《树萱录》:“ 张确 尝 游 霅上,于 白苹溪 见二碧衣女子,携手吟咏…… 确 逐之,化为翡翠飞去。”后因以为水鸟翡翠的别名。见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禽鸟·翡翠》。
稳稳安安 : 安安稳稳。 元 关汉卿 《玉镜台》第三折:“我几曾稳稳安安坐地?”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那时我坐香车你乘马,喒两个稳稳安安兀的不快活杀。”
緑毛幺凤 : 鸟名。体形较燕子为小,羽毛五色,每至暮春,来集桐花,故又称桐花凤。 宋 苏轼 《西江月·梅花》词:“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緑毛幺凤。”亦作“ 緑毛么凤 ”。《事物异名录·禽鸟·桐花鸟》引 明 镏绩 《霏雪录》:“桐花鸟即 东坡 词所谓倒挂
端木蕻良 : (1912-1997)小说家。辽宁昌图人。1932年入清华大学学习,参加北方左联。曾在大学任教。1942年后主编《文艺杂志》。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著有长篇小说《科尔沁旗草原》、《曹雪芹》,短篇小说集《风陵渡》,散文集《火鸟之羽
緑袍槐简 : 指古代低级官员所服用的绿色官服和槐木手版。 宋 陆游 《赛神曲》:“击鼓坎坎,吹笙呜呜。緑袍槐简立老巫,红衫绣裙舞小姑。”《三国志平话》卷上:“至来日天晓,元帅来请 刘备 :‘表章已奏了帝也,功劳全是你也。’分付緑袍槐简,来日朝门外听圣旨
緑花緑叶 : 鹤子草的别名。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中:“鹤子草,蔓生也,其花麴尘,色浅紫,蔕叶如柳而短,当夏开花,又呼为緑花緑叶。”
緑酒红灯 : 犹灯红酒绿。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天伦乐事萃华堂,緑酒红灯夜未央。” 清 姚燮 《旜帛》诗:“谁怜风雨屯军苦,緑酒红灯自画楼。”
緑鬓朱颜 : 亦作“绿鬢红顏”。 1.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 宋 晏殊 《少年游》词:“緑鬢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 宋 张孝祥 《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寿》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緑鬢朱颜。”
(2).指年轻女子。《西湖佳话·西泠韵迹》:“青楼红
緑文赤字 : 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符瑞。谓江河所出图箓皆为绿色,或用朱书刻于石碑上,故云。《宋书·志序》:“圣帝哲王,咸有瑞命之纪,盖所以神明宝位,幽赞禎符……握 河 括地,緑文赤字之书,言之详矣。”《梁书·武帝纪上》:“緑文赤字,徵 河 表 洛 。”
緑肥红瘦 : 谓绿叶繁茂,红花凋谢。 宋 李清照 《如梦令》词:“试问捲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緑肥红瘦。” 元 赵善庆 《落梅风·暮春》曲:“叫春山杜鹃何太愁。直啼得緑肥红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惊譌》:“人归后,记当初緑肥红瘦
緑衣使者 : (1).鹦鹉的别名。 唐 代 长安 豪民 杨崇义 被妻 刘氏 和邻人 李弇 谋杀,县官至 杨 家勘察,架上鹦鹉忽作人言,说杀害家主的是 刘氏 和 李弇 ,案情于是大白。 唐玄宗 因封鹦鹉为“緑衣使者”,交付后宫喂养, 张说 并为之作《绿衣使
緑林好汉 : 同“绿林豪客”。
《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后来遇着 施世纶 按院放了漕运总督,收了无数的緑林好汉,查拿海寇。” 任德耀 《小足球队》第三幕:“这像什么?像古时候绿林好汉打擂台。哪里像新 中国 的少年运动员?”
緑林豪客 : (緑lù)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唐 李涉 《井栏砂宿遇夜客》诗:“暮雨瀟瀟江上村,緑林豪客夜知闻。”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二章第二节:“ 台州府 之风气,其强悍为 浙江 冠,然多緑林豪客,而鲜有大部之会党。” 郭沫若 《孔雀胆》
緑林豪杰 : 同“绿林豪客”。
清 李渔 《玉搔头·逼氛》:“我如今以诛讨二贼为名,有谁人道我的不是,又喜得有两个緑林豪杰率众来归,要助我力图大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北方实录》:“盖振武社为 削嶂 、 云峰 、 兰廷 、 熙泰
緑惨红愁 :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谓黑鬓红颜。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开闢》:“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遣佳人緑惨红愁。” 元 郑廷玉 《后庭花》第一折:“有一日嫁夫君,显耀精神,将你那緑惨红愁证了本。”亦作“ 緑惨红销 ”。 明 汤
緑暗红稀 : 形容暮春时绿荫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唐 韩琮 《暮春浐水送别》诗:“緑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緑暗红稀起暝烟,独将幽恨小庭前。”
緑剑真人 : 菖蒲之别名。见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
緑林大盗 : (緑lù)指啸聚山林的强盗。《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二则既作緑林大盗,便与那偷猫盗狗的不同,也断不肯悄悄儿的下来。”亦称“ 緑林强盗 ”。 鲁迅 《书信集·致赵家璧》:“本来,有关本业的东西,是无论怎样节衣缩食也应该购买的,试看绿林强盗,
緑女红男 :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万寿寺》:“每至四月,自初一日起,开庙半月。游人甚多,緑女红男,联蹁道路。”
緑林豪士 : 同“绿林豪客”。
陶成章 《浙案纪略》上卷第四章第二节:“其同乡 许振鹏 ……去之 寧波 ,由 王金发 介绍,因得入 大嵐山 ,连结緑林豪士。”
緑水青山 : 指美丽的河山。 元 马致远 《拨不断》曲:“九重天,二十年,龙楼凤阁都曾见,緑水青山任自然。” 明 刘道开 《岳庙》诗:“金戈铁马公生气,緑水青山 宋 旧都。” 清 孙枝蔚 《与十四弟实夫自京口买舟入吴越》诗:“緑水青山对白眉,飘零那
緑叶成阴 : (1). 宋 计有功 《唐诗纪事·杜牧》:“ 牧 佐 宣城 幕,游 湖州 ,刺史 崔君 张水戏,使州人毕观,令 牧 閒行,閲奇丽,得垂髫者十餘岁。后十四年, 牧 刺 湖州 ,其人已嫁生子矣,乃悵而为诗曰:‘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悵怨芳时。
舆金辇璧 : 用车载运金玉宝货。 清 唐孙华 《客有作诗讥魏武者辄亦效颦题四绝句》之二:“携养当年市国权,舆金輦璧费攀缘。”《后汉书·陈龟传》:“故 古公 仗策,其民五倍; 文王 西伯 ,天下归之。岂復舆金輦宝,以为民惠乎?”《南齐书·江谧传》:“阿
缪力同心 : 同“ 勠力同心 ”。
繆,通“ 勠 ”。《古文苑·秦惠文王<诅楚文>》:“昔我先君 穆公 及 楚成王 ,是繆力同心,两邦若壹。” 章樵 注:“繆,读作戮。”
翠荡瑶翻 : 形容碧波翻出白浪。 明 刘基 《题风中水仙花图》诗:“ 沅 湘 日暮波涛起,翠荡瑶翻欲渡迟。”
蜘丝马迹 : 犹言蛛丝马迹。比喻事情发生后留下的线索和痕迹。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歌行起步宜高唱而入,有 黄河 落天走 东海 之势;以下随手波折,随步换形;苍苍莽莽中,自有灰线蛇踪,蜘丝马跡。使人眩其奇变,仍服其警严。”
缩首卷舌 : 畏惧无言貌。 明 李贽 《初潭集·师友三·谈学》:“虽至圣至神,於此无逃避梦中,若问其因,亦当缩首卷舌,不敢出声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