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愤龙愁 :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白龙鱼服 : 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扳龙附凤 : 指依附龙凤而升空。笔底龙蛇 : 犹言笔走龙
鳌愤龙愁 : 如鼍愤怒,如龙忧愁。比喻乐曲的情调悲愤。
白龙鱼服 : 鱼服:穿起鱼的外衣。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扳龙附凤 : 指依附龙凤而升空。
笔底龙蛇 : 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
藏龙卧虎 : 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
禅世雕龙 : 指文章世代相传。
车水马龙 :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乘龙快婿 :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快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乘龙佳婿 : 乘龙:女子乘坐于龙上得道成仙。佳婿:称意的女婿。旧时指才貌双全的女婿。也用作誉称别人的女婿。
乘龙配凤 : 比喻得佳偶,结良缘。
成龙配套 : 将零部件搭配起来,成为一套完整的整体。
大水冲了龙王庙 : 比喻本是自己人,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冲突争端。
打凤牢龙 : 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打凤捞龙 : 凤、龙:这里指人才。比喻搜索、物色难得的人才。
打虎牢龙 : 犹言打凤牢龙。比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
得婿如龙 : 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
雕龙画凤 : 刻绘龙凤。
鼎成龙升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鼎湖龙去 : 指帝王去世。同“鼎成龙去”。
鼎成龙去 : 指帝王去世。
二龙戏珠 :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而今而后 :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
放龙入海 :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飞龙在天 : 比喻帝王在位。
飞龙乘云 : 龙乘云而上天,比喻英雄豪杰乘时而得势。
凤子龙孙 : 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凤楼龙阙 : 形容华美的宫阙楼台。
凤毛龙甲 : 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凤狂龙躁 : 形容心情烦躁,精神失常。
凤翥龙蟠 : 像凤凰飞舞,蛟龙盘曲。比喻体势的飞扬劲建,回旋多姿。
凤箫龙管 : 指笙箫一类管乐的吹奏声。
凤臆龙鬐 : 凤凰的胸脯,龙的颈毛。比喻骏马的雄奇健美。
凤舞龙蟠 : 凤凰飞舞,蛟龙盘曲。形容相配得当。
凤翥龙骧 : 形容奋发有为。
凤翥龙翔 : 翥:鸟向上飞;翔:盘旋飞翔。龙飞凤舞,形容气势非凡。
凤附龙攀 : 指依附帝王权贵建功立业。
凤骨龙姿 : 形容超凡的体格和仪态。
凤表龙姿 : 形容英俊的仪表。
凤髓龙肝 : 比喻珍奇美味。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滚圆溜胖 : 形容丰满肥壮。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章:“ 姚士杰 站起来了。他一只手搔着母马滚圆溜胖的臀部,另一只手伸下去捏马奶子,他想要准确地判断下骡驹的日期。”
满口胡柴 : 满嘴胡说。胡柴,犹胡扯。《石点头·卢梦仙江上寻妻》:“船上又笑道:‘满口胡柴。’苍头道:‘胡柴倒没有,只有柴胡,换些红娘子与我。’”
痴男騃女 : 犹言痴儿騃女。 唐 白居易 《寒食夜》诗:“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鞦韆。”参见“ 痴儿騃女 ”。
痴顽老子 : 愚蠢迟钝的老头。多用为自嘲、自谦之辞。《新五代史·杂传十六·冯道》:“ 德光 责 道 事 晋 无状, 道 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对曰:‘无城无兵,安敢不来。’ 德光 誚之曰:‘尔是何等老子?’对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德光 喜,
猿猴献果 : 唐 代酷吏所制立枷的名称。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立枷》:“三木囊头,自古有之,盖如桎梏示辱耳。至 唐 酷吏,始有‘凤凰晒翅’,‘猿猴献果’诸名,亦用以一时拷讯耳。”
睖睖睁睁 : 眼睛直视发呆。《西游记》第五回:“这原来是个定身法,把那七衣仙女,一个个睖睖睁睁,白着眼,都站在桃树之下。”亦省作“ 睖睁 ”。 梁斌 《红旗谱》三:“说到这里,那人睖睁着眼睛,盯了 朱老忠 半天。” 康濯 《东方红》第五章二:“ 孟虎堂
痰宫劈历 : 中药半夏的别名。 宋 陶穀 《清异录·药谱》:“痰宫劈歷,半夏。”
甄奇録异 : 谓选拔录用优秀的人才。《三国志·吴志·步骘传》“ 騭 於是条于时事业在 荆州 界者, 诸葛瑾 …… 李肃 、 周条 、 石干 十一人,甄别行状”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 李肃 ﹞善论议,臧否得中,甄奇録异,荐述后进
滚瓜流油 : 形容牲畜十分肥壮。 谷峪 《新事新办》:“看见一个生人牵着一头滚瓜流油的小肥牲口。” 段荃法 《“状元”搬妻》:“老婆原来很难受,不过她看见那喂得滚瓜流油的牲口,又高兴了。”
睢睢盱盱 : (1).形容庄矜傲慢、目空一切的样子。《庄子·寓言》:“ 老子 曰:‘而睢睢盱盱,而谁与居?’” 郭象 注:“睢睢盱盱,跋扈之貌,人将畏难而疏远。” 成玄英 疏:“睢盱,躁急威权之貌也。”
(2).形容恭敬地听视。《淮南子·俶真训》:“於
痴痴昵昵 : 形容亲热。 明 叶宪祖 《鸾鎞记·诗激》:“不如乘其未归,做一首诗寄去与他,中寓讥笑之词,动他激发之意,胜似见了面时节,痴痴昵昵的説他也不醒。”
猿扳蛇折 : 极言山路高峻曲折,难以攀登。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蜀冈录》:“ 蜀冈 中东两峯之间,猿扳蛇折,百陟百降,如龙游千里,双角昂霄。”
睹貎献飧 : 《文选.潘岳》:"长傲宾于柏谷,妻睹貌而献餐。"李善注引《汉武帝故事》:"帝即位,为微行。甞至柏谷,夜投亭长宿,亭长不纳,乃宿逆旅。逆旅翁要少年十余人,皆持弓矢刀剑,令主人妪出遇客。妇谓其翁曰:吾观此丈夫非常人也;且有备,不可图也。天寒
碎嘴碎舌 : 方言。啰嗦;唠叨。《醒世姻缘传》第七九回:“十月已过,渐次到了冬至, 小珍珠 依旧还是两件布衫,一条单裤,害冷躲在厨房。 寄姐 又碎嘴碎舌的毒駡。”
猿经鵄顾 : 古代导引术之一。模仿猿、鵄的动作,活动肢体关节以养生。《云笈七籤》卷三二:“ 汉 时有道士 君倩 者,为导引之术,作猿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睚眦触死 : 谓因小怨而被处死。《后汉书·王允传》:“是时宦者横暴,睚眦触死。”
痲痹不仁 : 肢体麻痹,没有感觉。 明 陈实功 《外科正宗·臁疮论》:“或浑身疼痒,或痲痹不仁。”
稔稔腻腻 : 艳美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好风风韵韵,稔稔腻腻,济济楚楚。”参见“ 稔腻 ”。
痴儿騃子 : 犹庸人。 汉 王符 《潜夫论·边议》:“百姓被害,迄今不止。而痴儿騃子,尚云不当救助,且待天时。用意若此,岂人也哉!”
碁布星罗 : 像棋子分布棋盘,像群星罗列天空。比喻分布繁密。 清 林则徐 《报告抵粤日期并体察洋面堵截趸船情形折》:“其东路之 惠 潮 等属洋面口岸,一体巡防,似此碁布星罗,已足以昭严密。”碁,一本作“ 棋 ”。
痴眉钝眼 : 亦作“痴眉钝眼”。
神情迟钝呆滞。 克非 《春潮急》二:“半箩筐砖头瓦块的话,轰得牛贩子不知东南西北,霎时痴眉钝眼,回不了神。”
碁逢敌手 : 下棋碰上了对手。比喻双方本领不相上下。 唐 尚颜 《怀陆龟蒙处士》诗:“事厄伤心否,碁逢敌手无?”碁,一本作“ 棋 ”。《水浒传》第三四回:“两个就 清风山 下厮杀,真乃是碁逢敌手难藏倖,将遇良才好用功。”
福手福足 : 隋 唐 时自残手足之称。因手足残废则可避征戍,故称“福手福足”。 宋 王溥 《唐会要·议刑轻重》“ 贞观 十六年七月勅:今后自害之人,据法加罪,仍从赋役”原注:“自 隋 季政乱,徵役繁多,人不聊生,又自折生体,称为福手福足,以避征戍。”
痴儿騃女 : (1).指庸人。 清 纳兰性德 《水龙吟·题文姬图》词:“尺幅重披,玉颜千载,依然无主;怪人间厚福,天公儘付痴儿騃女。”
(2).指小儿女。 宋 陆游 《祭周益公文》:“每得手书,字细如芥,痴儿騃女,问及琐碎。” 宋 吴潜 《鹊桥仙
碌碌波波 : 奔波忙碌。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鱼》第四折:“拜辞了 宋江 哥哥,不辞惮碌碌波波。为兄弟忘生捨死,早救出地网天罗。”
稗说琐语 : 指小说琐碎之言。 明 王廷相 《答孟望之论<慎言>》:“今曰春雪五出,此亦稗説琐语,乌足凭信?”
窟里拔蛇 : 形容行动迟缓。 元 康进之 《李逵负荆》第三折:“ 鲁智深 似窟里拔蛇。”
督学使者 : 学政的别称。 明 清 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也称“督学”、“学使”。 清 戴名世 《李太常案牍序》:“今夫督学使者,三年而一易其人,行部考校不过文义之优劣,而不暇及於其他。” 清 刘大櫆 《<朱东发诗>序》:“虽乡
筹添海屋 : 犹言海屋筹添。 明 王錂 《春芜记·庆寿》:“愿筹添海屋,算躋冈陵。”
碎虫零杵 : 断续的虫声和杵声。 清 纳兰性德 《御带花·重九夜》词:“朱楼六扇小屏山,寂寞几分尘土。虯尾烟消,人梦觉碎虫零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