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大全,成语词典,成语查询,古诗词大全「美猫成语网」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位置:成语查询 > 四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_四字词语

四个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_四字词语

百丈竿头 :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百感交集 :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百思不得其解 :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杯

百丈竿头 : 佛教语,百丈高的竿子,比喻道行达到很高境界。

百感交集 : 感:感想;交:同时发生。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复杂。

百思不得其解 : 百:多次;解: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杯弓蛇影 : 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别有天地 : 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冰山难靠 : 比喻不能长久的权势,难于依靠。

博而不精 : 形容学识丰富,但不精深。

不名一钱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不学无术 :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不屈不挠 :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不知所云 : 云:说。不知道说得是些么。形容说话内容混乱,无法理解。

不贪为宝 : 表示以不贪为可贵、崇高,也表示廉洁奉公。

不远千里 :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不遗余力 : 遗:留;余力:剩下的力量。把全部力量都使出来,一点不保留。

才高八斗 : 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残杯冷炙 : 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沧海桑田 : 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草船借箭 :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草菅人命 : 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嫦娥奔月 : 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长驱直入 : 长驱:不停顿地策马快跑;直入:一直往前。指长距离不停顿的快速行进。形容进军迅猛,不可阻挡。

车水马龙 : 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车载斗量 : 载:装载。用车载,用斗量。形容数量很多,不足为奇。

沉鱼落雁 : 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乘人之危 : 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乘兴而来 : 兴:兴致,兴趣。趁着兴致来到,结果很扫兴的回去。

乘风破浪 : 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城狐社鼠 : 社:土地庙。城墙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比喻依仗权势作恶,一时难以驱除的小人。

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寸草春晖 :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打草惊蛇 : 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乙有所警觉。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反使对方有所戒备。

待兔守株 : 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同“守株待兔”

敌忾同仇 : 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雕虫小技 : 雕:雕刻;虫:指鸟虫书,古代汉字的一种字体。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

二桃杀三士 : 将两个桃子赐给三个壮士,三壮士因相争而死。比喻借刀杀人。

尔虞我诈 : 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发奸擿伏 : 发、擿:揭发;奸:奸臣,坏人;伏:指隐瞒坏事。揭发隐秘的坏人坏事。

发蒙振落 : 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把将要落的树叶摘下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做到。

罚不当罪 : 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返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螭头载笔 : 《新唐书·百官志二》:“其后復置起居舍人,分侍左右,秉笔随宰相入殿。若仗在紫宸内阁,则夹香案分立殿下,直第二螭首,和墨濡笔,皆即坳处,时号螭头。”因以“螭头载笔”表示史官侍值。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议史臣侍直。谨按礼仪定式,凡遇

褰帷露冕 : 汉 郭贺 为 荆州 刺史,治有殊政。 明帝 到 南阳 巡狩,赐三公之服,并敕其巡视部属时,“去襜帷,使百姓见其容服”,以彰有德,而示荣宠。事见《后汉书·郭贺传》。后遂以“褰帷露冕”为帝王对有政绩官吏的恩宠之典。 唐 王维 《为薛使君谢婺

輷鞫殷殷 : 形容车声、雷鸣等巨大的声音。《史记·苏秦列传》:“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絶,輷輷殷殷,若有三军之众。”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一:“﹝ 陆陇其 ﹞到官之日,除弊政,絶馈遗……二年詿误去。去之日,留者輷輷殷殷遮道而哭,海内争欲望见

避殿损膳 :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并损减常膳,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 宋 李纲 《贴黄奏议》:“避殿损膳,告于天地宗庙社稷,所以畏天戒也。”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典礼》:“避殿损膳:昔时水旱祈祷未应,并天变星象,边鄙未

諵諵讷讷 : 犹言嘟嘟囔囔。《水浒传》第十六回:“一路上赶打着,不许投凉处歇,那十一个厢禁军口里諵諵訥訥地怨悵。”

避殿减膳 : 同“ 避殿损膳 ”。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景定慧星》:“丁丑,避殿减膳,下詔责己,求直言,大赦天下。”《宋史·神宗纪一》:“辛酉,以来岁日食正旦,自己丑避殿减膳,罢朝贺。”《宋史·徽宗纪一》:“壬午,以日当食避殿减膳,降天下囚罪一等

避朝损膳 : 同“ 避殿损膳 ”。 宋 元绛 《赐宰臣王安石已下乞御正殿复常膳不允批答》:“垂象之变,咎在朕躬,内惟菲凉,敢不祗惧,避朝损膳,钦天之諭。”

蟒衣玉带 : 古代贵官的服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一百回:“奉圣旨:征西大元帅 郑某 进二级,蟒衣玉带,仍掌司礼监事。”亦省作“ 蟒玉 ”。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礼部一·教坊官一品服》:“ 武宗 朝宠任伶人 臧贤 ,至赐一品服,然虽縈蟒玉,而

踱头踱脑 : 犹言傻头傻脑。《九尾龟》第六回:“勿壳张格位 方大少 ,着实有点踱头踱脑。”

避寝损膳 : 同“ 避殿损膳 ”。 唐 李峤 《晚秋喜雨》诗序:“天子虑深求瘼,念在责躬,避寝损膳,録寃弛役。”

踵踵跌跌 : 走路不稳的样子。《荡寇志》第七四回:“少顷,衙内带着 拨火棒 、 愁太平 ,又一个亲随,已有三四分醉了,踵踵跌跌的进来。”

辙涸羁臣 : 同“ 辙鮒 ”。 清 黄遵宪 《述闻》诗之四:“火焚祅庙连烽燧,辙涸羈臣乞海波。”

避暑山庄 : 即 热河 行宫。在 河北省 承德市 市区东北。始建于 康熙 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为 清 代皇帝的避暑行宫。周围环绕长达八公里的石砌宫墙。背山面湖,集 江 南园林之大成,有亭台楼阁,湖中洲、岛罗列,向有七十二景之胜。为著名古园林之一

赞拜不名 : 臣子朝拜帝王时,赞礼的人不直呼其姓名,只称官职。这是帝王给予大臣的一种特殊礼遇。《三国志·魏志·武帝纪》:“天子命公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 萧何 故事。”《梁书·武帝纪上》:“詔进 高祖 都督中外诸军事,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赞拜不

霑體塗足 : 身体沾湿,足涂污泥。状农田劳动的辛苦。《国语·齐语》:“脱衣就功,首戴茅蒲,身衣襏襫,霑体涂足,暴其髮肤,尽其四支之敏,以从事於田野。” 宋 苏辙 《民政策》上之四:“深耕疾耨,霑体涂足,而士卒不知其劳。”

蹀里蹀斜 : 行步不正貌。《金瓶梅词话》第一回:“虽然有这小丫头 迎儿 ,奴家见他拿东拿西,蹀里蹀斜,也不靠他。”

雕文织彩 : 比喻词藻华丽。 南朝 梁 锺嵘 《诗品》卷下:“ 孝武 诗,雕文织綵,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

蹅蹅忽忽 : 步履摇晃。形容恍恍惚惚。 元 李直夫 《虎头牌》第一折:“只见他蹅蹅忽忽,身子儿无些分寸,覷不的那姦姦诈诈没精神。”

颡推之履 : 古代一种鞋头高出的履。《吕氏春秋·达郁》:“ 列精子高 听行乎 齐湣王 ,善衣东布衣,白縞冠,顙推之履,特会朝雨袪步堂下。” 高诱 注:“顙推之履,弊履也。” 陈奇猷 校释:“ 高亨 曰:推借为顀,同声系,古通用。《説文》顀,出雒也,‘頟’

雕心鴈爪 : 比喻外表善良而内心狠毒。 元 马致远 《汉宫秋》楔子:“为人鵰心鴈爪,做事欺大压小。”亦作“ 鵰心雁爪 ”。《天雨花》第二八回:“ 尤氏 夫人劈面唾:‘好个鵰心雁爪人!’”

黉门监生 : 明 清 时国子监的生员。也有的是恩荫或捐纳而得的。《红楼梦》第十三回:“ 贾蓉 不过是黌门监生,灵幡上写时不好看。”

噾气吞声 : 犹言忍气吞声。形容受气而强忍不语。 元 朱庭玉 《青杏子·思忆》套曲:“噾气吞声,形容憔悴,病体龙钟。”

避朝变服 : 古代国家有灾异急难之事,帝王避离正殿,罢朝贺,变服饰,表示责罚自己的过失,以期消灾除难。《宋史·食货志上六》:“ 仁宗 、 英宗 ,一遇灾变,则避朝变服,损膳彻乐。”

颠颠痴痴 : 疯癫痴呆貌。《北史·齐纪中·文宣帝》:“游行市鄽,问妇人曰:‘天子何如?’答曰:‘颠颠痴痴,何成天子。’帝乃杀之。”

擘窠大字 : 大字。 宋 惠洪 《冷斋夜话·东坡属对》:“又登 望海亭 ,柱间有擘窠大字。”《明史·文苑传四·王稚登》:“四岁能属对,六岁善擘窠大字。” 闻一多 《一个白日梦》:“那威风凛凛的稻草人式的构造物,和它上面更威风的蓝地白书的八个擘窠大字:顶

擦粉涂额 : 犹言涂脂抹粉。 明 李贽 《征途与共后语》:“余老矣,死在旦夕,犹不免近名之累,况当热闹之场,擦粉涂额以悦於人。”

戴炭篓子 : 犹言戴高帽子。谓受人吹捧。炭篓子细而高,形似高帽子,故云。《官场现形记》第八回:“他原是最坏不过的,看见 陶子尧 官派薰天,官腔十足,晓得是喜欢拍马屁,戴炭篓子的一流人。”

擦眼抹泪 : 揩擦眼泪。《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张 老夫妻看了,也不住的在一旁擦眼抹泪。” 张宝真 《小先生》:“﹝ 宝林娘 ﹞就会擦眼抹泪的,说上这么一大套。”

濠州真人 : 指 朱元璋 。 濠州 ,治所在 锺离 (今 安徽省 凤阳县 东), 朱元璋 起事地。 朱 起事前曾为僧,故称。 章炳麟 《革命道德说》:“ 蒙古 不道,宰割诸夏…… 濠州真人 奋臂大泽之间, 元 政瓦解,北方郡县传檄而定。”

瞶祸翫灾 : 谓轻视灾祸。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三坟补遗下》:“至瞶祸翫灾,未知王之所定等语,隐然若预知流彘之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