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家挨户 : 每家每户,户户不漏。挨,依次,顺次。碍手碍脚 :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安安稳稳 :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暗气暗恼 : 受了气闷在心里。傲头傲脑 : 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百举百全
挨家挨户 : 每家每户,户户不漏。挨,依次,顺次。
碍手碍脚 : 碍:阻碍。妨碍别人做事。
安安稳稳 : 形容十分安定稳当。
暗气暗恼 : 受了气闷在心里。
傲头傲脑 : 形容倔强、桀骜不驯的样子。
百举百全 : 百:形容多;举:行动;全:完成。每次行动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应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
百伶百俐 : 形容非常聪明乖巧。
百依百顺 : 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切都顺从别人。
半信半疑 : 有点相信,又有点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半吞半吐 :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半推半就 : 推:抵拒,推托;就:靠拢,迎上去。一面推辞,一面靠拢上去。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
半青半黄 :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暴饮暴食 : 又猛又急地大量吃喝,使身体失调。
悖入悖出 : 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笨手笨脚 : 形容动作不灵活。
病病歪歪 : 形容病体衰弱无力的样子。
波光粼粼 : 形容波光明净。波光:阳光或月光照在水波上反射过来的光。粼粼:形容水石明净。
不上不下 : 上不去,下不来。形容进退两难。
不丰不杀 : 丰:厚;杀:减少。不奢侈也不啬俭。不增加也不减少。
不三不四 : 指不正派,也指不象样子。
不今不古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不依不饶 : 形容要求不遂就纠缠个没烷完。
不偏不倚 : 不偏向任何一方。
不即不离 :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不卑不亢 : 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不古不今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不哼不哈 : 不言语,该说而不说。
不吐不茹 : 形容人正直不阿,不欺软怕硬。
不屈不挠 : 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不徐不疾 : 徐:慢。疾:快。不快不慢,从容自然。
不忮不求 : 忮:嫉妒;求:贪求。指不妒忌,不贪得无厌。
不悱不发 : 悱:心里想说而说不出来。发:启发。指不到学生想说而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愤不启 : 愤:心里想弄明白而还不明白。启:启发。指不到学生们想弄明白而还没有弄明白时,不去启发他。这是孔子的教学方法。
不愧不怍 : 愧、怍:惭愧。形容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不慌不忙 : 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不愧不作 : 愧、怍:惭愧。光明正大,问心无愧。
不折不扣 : 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不文不武 :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
不日不月 : 指不计日月,没有期限。
不明不白 : 指说话含含糊糊,很不清楚。也形容行为暧昧。
跌家打事 : 摔砸家具。 明 周履靖 《锦笺记·怨寡》:“小则哭哭啼啼,大则跌家打事。”
跌跌绊绊 : 同“ 跌跌撞撞 ”。
沙汀 《烦恼》:“父亲跌跌绊绊,一气爬上去了。随即传来了倒下声和叹气。” 蒋和森 《风萧萧》十八:“忽然‘嗖’的一声, 曹翔 从腰间抽出佩剑,跌跌绊绊也离席乱舞。”
跛足从事 : 鳖的别称。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输芒之蟹,孕珠之蠃,文身合氏之子,跛足从事之徒,街填巷委,与士仝多。”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水族·鳖》:“《事物原始》:‘鳖,一名甲鱼。’ 王十朋 赋云,鳖称跛足从事。”
跌了下巴 : 犹口软。指说话口气不坚决。《醒世姻缘传》第九五回:“既是惹了这等下贱,爽俐硬帮到底,别要跌了下巴,这也不枉了做个悍泼婆娘。”
道士坠驴 :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载: 五代 末隐士 陈抟 ,乘骡去 汴州 ,途中听到 赵匡胤 登极作皇帝的消息,大笑坠骡说:“天下从此定矣。”遂入 华山 为道士。后因以“道士坠驴”为乱世结束,天下趋于太平的典故。 清 丘逢甲 《四迭秋怀韵》
逼手逼脚 : 犹言缩手缩脚、局促不安的样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六老爷 逼手逼脚的坐在底下吃了一会酒。”
逼逼剥剥 : 象声词。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寺中遗像》:“木鱼乱敲,逼逼剥剥。”参见“ 逼驳 ”。
铸山煑海 : 《史记·吴王濞列传》:“ 吴 有 豫章郡 铜山, 濞 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煑海水为盐。”谓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后用“铸山煑海”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宋 苏轼 《表忠观碑》:“而 吴 越 地方千里,带甲十万,
遗貌取神 : 谓绘画舍其形似而取其神似。 清 王韬 《瀛壖杂志》卷三:“遗貌取神,殊有言外风致。”
道君皇帝 : 指 宋徽宗 。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卷一:“上自称教主 道君皇帝 。”《二刻拍案惊奇》卷八:“这本话文,乃在 宋 朝 道君皇帝 宣和 年间。” 明 冯梦龙 《梦磊记·观梅感梦》:“朕乃 宋 朝第八代天子是也,初封 端王 ,入承大统,
遗芳梦室 : 即 延凉室 。 汉武帝 之室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前汉上》:“帝( 汉武帝 )息於 延凉室 ,卧梦 李夫人 授帝蘅芜之香。帝惊起,而香气犹著衣枕,歷月不歇。帝弥思求,终不復见,涕泣洽席,遂改 延凉室 为 遗芳梦室 。”
道路之言 : 传闻。《三国志·吴志·朱治传》“ 治 闻之,求往见 賁 ,为陈安危”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 治 説 賁 曰:‘前在东闻道路之言,云将军有异趣,良用憮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路公别传》:“ 刘公 念台 为人伦
遗矢如冰 : 东晋 王敦 谋反, 晋明帝 化装去察看 王敦 营垒。走后, 王敦 使五骑追帝。“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輒以水灌之”;而追的人“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事见《晋书·明帝纪》。后以“遗矢如冰”指代其事。 宋 苏辙 《湖阴曲》:“遗矢如冰
释提桓因 : 梵语。佛教经典所称诸天的天主或能天帝。即佛经所说 忉利天 之主。全称 释迦提桓因陀罗 ,略称“释帝”或“帝释”。 唐 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二五:“ 释提洹(桓)因 ,具云‘释迦提婆因陀罗’。释迦,云‘能仁’也;提婆,云天也;因陀罗,此云
遗簪脱舃 : 形容欢饮而不拘形迹。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假敬神为名,列食欢呼,遗簪脱舃,虽云男女分曹,究属面面相覷。”参见“ 遗簪堕珥 ”。
道法自然 : 老子 的哲学思想。《老子》:“道法自然。” 老子 认为,“道”虽是生长万物的,却是无目的、无意识的,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即不把万物据为己有,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主宰和支配万物,而是听任万物自然而然发展着。
铺马札子 : 元 代官府调拨使用驿马的凭证。《元史·兵志四》:“各道宪司,如总管府例,每道给铺马札子三道。”《元史·兵志四》:“铺马札子,初用 蒙古 字,各处站赤未能尽识,宜绘画马匹数目,復以省印覆之,庶无疑惑。”
铺路石子 : 片石、碎石等铺路材料。喻放弃自己利益为别人创造条件的人。《文汇报》1982.9.28:“甘当铺路石子,热情扶植和培养中青年。”
铺翠销金 : 谓用金玉装饰。《宋史·孝宗纪一》:“﹝ 隆兴 元年﹞五月壬辰,申严铺翠销金及神祠僭拟之禁。”
锁厅举人 : 应锁厅试的考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戊子,命 集贤 校理 曾公亮 、直史馆 梁适 考试锁厅举人……锁厅举人自此始。”参见“ 锁厅试 ”。
铺马圣旨 : 元 时由驿站快马急递的皇帝玺书。《元史·兵志四》:“ 元 制站赤者,驛传之译名也……其给驛传璽书,谓之铺马圣旨。”
锁凤囚鸾 : 比喻拘禁美女。 明 陈汝元 《金莲记·诟奸》:“看翻云覆雨如飞电,倘人生裾马襟牛,后来时锁凤囚鸞。”
锃明彻亮 : 明亮耀眼。 梁斌 《红旗谱》三七:“枪尖上闪着光亮,想喝敌人的血;刀锋上锃明彻亮,想吃敌人的肉。”亦作“ 鋥明发亮 ”。 胡延平 《永不熄灭的灯塔》:“我们把每寸甲板都擦拭得锃明发亮。”
隘隘亨亨 : 犹言挨挨挤挤。 明 冯惟敏 《僧尼共犯》第三折:“谁想他磨磨擦擦,掐掐拧拧,隘隘亨亨。猛听的隣舍家咳嗽一声,諕的我真魂不定。”
雁落沙滩 : 唢呐曲。起源于 陕西 民间。以双唢呐模拟群雁飞鸣而下的情景,曲调悲壮。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二十:“两个吹鼓手吹起《雁落沙滩》的调子,锣鼓也响了。哀乐对于 萧队长 ,对于所有的在场的悲痛的人,都好像好一些似的。”原注:“雁落沙滩:悲调
隔品致敬 : 唐玄宗 尊崇 张说 ,命仆射视事,坐受御史中丞、左右丞、吏部侍郎四品官廷拜之礼,以后成为故事,称“隔品致敬”。至 武宗 时 陈夷行 为左仆射,乃奏罢。《新唐书·陈夷行传》:“比日左右丞、吏部侍郎、御史中丞皆为僕射拜阶下,谓之‘隔品致敬’。”
雅歌投壶 : 吟雅诗及作投壶游戏。《后汉书·祭遵传》:“ 遵 为将军,取士皆用儒术,对酒设乐,必雅歌投壶。” 李贤 注:“雅歌谓歌《雅诗》也。《礼记·投壶经》曰:‘壶颈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径二寸半,容斗五升。壶中实小豆焉,为其矢之跃而出也。矢以柘若棘,长
道得应得 : 亦作“ 道的应的 ”。
犹言说到做到。 元 无名氏 《黄花峪》第二折:“[正末唱:]可者末待遇敌军独自箇相持。[ 宋江 云:]兄弟,则要你道的应的者。[正末唱:]我道得应得。”
锁骨观音 : 亦作“鏁骨观音”。
指遍体骨节相连的菩萨。 清 吴伟业 《王郎曲》:“鏁骨观音变现身,反腰贴地莲花吐。” 清 赵翼 《游焦山至扬州途中》诗:“锁骨观音散花女,天教枉煞老头皮。” 林纾 《译<块肉馀生述>序》:“古所谓锁骨观音者,以骨节
锃光瓦亮 : 光芒四射,非常明亮。 刘白羽 《石油英雄之歌》二:“大会正式命名她为‘铁姑娘’。她可是一块锃光瓦亮的好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