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四字词语
按图索骥 :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草船借箭 :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唇亡
按图索骥 :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草船借箭 : 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唇亡齿寒 :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唇齿相依 : 象嘴唇和牙齿那样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相互依靠。
大禹治水 : 禹:三皇五帝时中原的领袖。大禹治理水患为百姓谋福。
颠倒是非 :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发奋有为 : 精神振作,有所作为。
风声鹤唳 : 唳:鹤叫声。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忧。
负荆请罪 :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邯郸学步 : 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后来居上 :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有以称赞后起之秀超过前辈。
画地为牢 : 在地上画一个圈当做监狱。比喻只许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混淆黑白 : 混淆:使界限模糊。故意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制造混乱。指故意制造混乱,使人辨别不清。
击中要害 : 要害:易于致命的部位,引伸为重要部门或问题的关键。正打中致命的部位。
节节胜利 : 节节:逐段。指胜利一个接着一个。
锦囊妙计 : 旧小说里描写足智多谋的人把对付敌方的计策写在纸条上,放在锦囊里,以便当事人在紧急时拆阅。比喻有准备的巧妙办法。
刻舟求剑 : 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劳苦功高 : 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老马识途 : 老马认识路。比喻有经验的人对事情比较熟悉。
洛阳纸贵 : 比喻著作有价值,流传广。
目光短浅 : 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破釜沉舟 : 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
请君入瓮 : 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如火如荼 : 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三顾茅庐 :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神经过敏 : ①症状名。神经系统的感觉机能异常锐敏,神经衰弱患者大都有这种症状。②泛指多疑,好大惊小怪。
生搬硬套 : 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势如破竹 : 势:气势,威力。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是非混淆 : 混淆:使界限不清。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
守株待兔 : 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四面楚歌 : 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探骊得珠 : 骊:古指黑龙。在骊龙的颔下取得宝珠。原指冒大险得大利。后常比喻文章含义深刻,措辞扼要,得到要领。
退避三舍 : 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完璧归赵 :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望梅止渴 :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望洋兴叹 : 望洋:仰视的样子。仰望海神而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围魏救赵 : 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闻鸡起舞 : 闻:听到。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卧薪尝胆 :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