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字成语大全,成语词典,成语查询,古诗词大全「美猫成语网」加入收藏|设为主页
位置:成语查询 > 用来形容勤劳的成语_四字词语

用来形容勤劳的成语_四字词语

屏气凝神 : 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不敢告劳 :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不知肉味 :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

屏气凝神 : 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不敢告劳 : 努力做事,不诉说自己的劳苦。比喻勤勤恳恳,不辞辛劳(多用在自己表示谦虚)。

不知肉味 : 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因而辨不出肉味。后形容专心学习,吃东西辨不出味道。也形容生活困难,无肉可吃。

不远千里 :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晨兴夜寐 : 兴:起。早起晚睡。形容勤劳辛苦。

晨炊星饭 : 清晨烧早饭,入夜才吃晚饭。形容早出晚归,整日辛勤劳苦。

承星履草 : 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持之以恒 : 持:坚持;恒:恒心。长久坚持下去。

吃苦耐劳 : 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戴月披星 : 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发愤忘食 : 努力学习或工作,连吃饭都忘了。形容十分勤奋。

废寝忘食 : 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分秒必争 : 一分一秒也一定要争取。形容充分利用一切时间。

焚膏继晷 : 膏:油脂,指灯烛;继:继续,接替;晷:日光。点上油灯,接续日光。形容勤奋地工作或读书。

俛拾仰取 : 俛,同“俯”。指低头则必拾地上之物,仰首则必取树上之物。形容极其勤劳节俭。

耕云播雨 : 指控制降雨,改造自然。比喻辛勤劳动。

攻苦食淡 : 攻:做;若:艰苦;淡:清淡。做艰苦的工作,吃清淡的食物。形容刻苦自励。

黑汁白汗 : 形容辛勤劳动的汗水。

集萤映雪 : 集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映雪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鸡鸣而起 :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

俭以养德 : 节俭有助于养成质朴勤劳的德操。

剪莽拥彗 : 莽:草;彗:扫帚。剪除杂草,手持扫帚。指辛勤劳动。

坚持不懈 : 懈:松懈。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精卫填海 :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克勤克俭 :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克俭克勤 : 克:能够。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苦心孤诣 : 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指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煞费苦心。

劳而不怨 : 劳:劳苦,劳累。虽然很辛苦、很劳累,却没有怨言。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也指当政者使民勤劳而民无埋怨。

力能胜贫 : 力:力气,引申为勤劳。勤劳肯出力气可免于贫穷。

埋头苦干 : 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昧旦晨兴 : 指天不亮就起来。多形容勤劳或忧心忡忡难以入睡。昧旦,天将明未明;破晓。

民生在勤 : 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

磨穿铁砚 : 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默默无言 : 默默:不出声。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默默无闻 : 无声无息,没人知道。指没有什么名声。

目不窥园 : 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读。

男耕妇织 : 男的耕田,女的织布。形容辛勤劳动或自给自足的小农家庭生活。

囊萤照读 : 用口袋装萤火虫,照着读书。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

驽马十驾 : 原意是骏马一天的路程,驽马虽慢,但努力不懈,走十天也可以到达。比喻智力低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追上资质高的人。

披荆斩棘 : 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克服重重困难。

七残八败 : 形容残败不堪。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 辽东 人马,不过十餘万,犹能将土蛮杀得七残八败,况我 蓟镇 ,雄兵三十万,车骑连云,火器如山。”

七贫七富 : 亦作“ 七贫八富 ”。 形容贫富变化无常。 元 马致远 《荐福碑》第一折:“常言道七贫七富,我便似 阮籍 般依旧哭穷途。” 元 无名氏 《看钱奴》第二折:“常言道,人有七贫八富,信有之也。”

七返九还 : 谓以火炼金,使金返本还原,成为仙丹。道教以“七”代表火,以“九”代表金。 唐 吕岩 《五言》诗之十:“炉中七返毕,鼎内九还终。”《云笈七籤》卷六九:“更服至七返九还,自然魄鍊尸灭,神怡体清。” 元 李好古 《张生煮海》第一折:“贫道乃

七短八长 : 犹言是非好歹。 欧阳山 《苦斗》五三:“咱们只管报名。干得好就干,干不好就滚蛋,管他那七短八长什么的!”

七个八个 : (1).计较,争辩。《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那两个尊管而今也不见面,走到尊寓,只有那房主人 董老太 出来回。他一个堂客家,我怎好同他七个八个的?” (2).勾搭;勾结。《金瓶梅词话》第二八回:“妇人道:‘你好小胆子儿,明知道和 来旺儿

七策五成 : 传説 春秋 末 越 大夫 范蠡 向其师 计然 学谋略七,用其五佐 越 即获成功,故云。《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 既雪 会稽 之耻,乃喟然而叹曰:‘ 计然 之策七, 越 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於国,吾欲用之家。’” 明 汪道昆 《五湖游》

七举时节 : 指夏季。《管子·幼官》:“七举时节,君服赤色,味苦味,听羽声,治阳气,用七数。” 尹知章 注:“火成数七,火气举,君则顺时节而布政……七,亦火之成数。” 石一参 今诠:“夏三月,火德王……王者御物,夏以七为数,用其成也。”

丁丁光光 : 象声词。 魏巍 《老烟筒》:“﹝他﹞黑古隆冬地摸着小锄,丁丁光光擦打一阵,掖上块干粮就地里去了。”

七男八壻 : 同“七子八婿”。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试》:“娘年老,八十餘,眼儿昏又聋着两耳,又没个七男八壻,只有一个孩儿,要供他甘旨。”

七十二贤 : 对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学生的美称。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陈实百问策》:“ 实 於 永乐 四年,登 林环 榜进士,负才不相下,疏言取状元不公。 成祖 召詰之。对曰:‘臣百问百答。’ 成祖 命 解縉 发策,以‘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二十八

七品黄堂 : 对县令的美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他是想长念你的好处,人家把七品黄堂的前程都扔了,辞官不作,亲自到这个地方特为找你。”详“ 七品琴堂 ”。

七思八想 : 形容思绪纷乱。《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妈出去了。我把面条一根根朝嘴里挑,也尝不出咸淡,心里七思八想,想来想去离不开他。”

七贵三公 : 泛指权贵显宦。 清 吴伟业 《鸳湖曲》:“欢乐朝朝兼暮暮,七贵三公何足数。” 汪文溥 《子美嘱题化佛化装百相即柬亚子》诗:“有时西笑入 长安 ,七贵三公取次看。”

七舆大夫 : 指主管诸侯副车的七大夫。 春秋 时,侯伯出行有副车七乘,每车有一大夫主管,故称。《左传·僖公十年》:“ 郤芮 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遂杀 丕郑 、 祁举 及七舆大夫:左行 共华 、右行 贾华 、 叔坚 、 騅顓 、 纍虎 、 特宫 、

七十二营 : 指 明 末参加 荥阳 大会的农民起义军各部。《明史·流贼传·李自成》:“﹝ 崇禎 ﹞八年正月大会於 滎阳 。 老回回 、 曹操 、 革里眼 、 左金王 、 改世王 、 射塌天 、 横天王 、 混十万 、 过天星 、 九条龙 、 顺天王 及

七十二候 : 古代以五日为一候,一月六候,三候为一节气。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共七十二候。它是根据动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现象变化的征候,说明节气变化,作为农事活动的依据。《儿女英雄传》第三七回:“七十二候纵説万类不齐,那礼家记事者,何以就敢毅然断为‘爵入大水为

七七事变 : ◎ [the July 7 Incident of 1937] 日本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1937年6月起,日本侵略军在北平(今北京)西南宛平附近连续举行挑衅性军事演习。7月7日晚10时,日军在北平近郊芦沟桥附近进行军事

七八下里 : 指若干方面或某些方面。 元 关汉卿 《望江亭》第二折:“谁着你收拾下两妇三妻?你常好是七八下里不伶俐。”

七十二坟 : 即七十二疑冢。 清 陈恭尹 《邺中》诗:“七十二坟秋草遍,更无人表 汉 将军。”

七十二钻 : 谓多次钻龟占卜。古代占卜者钻灼龟甲,使兆坼见于表面以定吉凶。《庄子·外物》:“杀龟以占卜,乃刳龟,七十二钻而无遗筴。” 王先谦 集解:“每占必钻龟,凡七十二次皆验。” 明 汪道昆 《五湖游》:“都来大梦,休夸异材,梦非幻化,才是祸胎,试问

七十二子 : 指 孔子 门下才德出众的七十二个学生。见《史记·孔子世家》。

七十二帝 : 指上古到 泰山 封禅的君主。相传上古到 泰山 封禅者有七十二君。见《史记·封禅书》引 管仲 语。 唐 李白 《大猎赋》:“方将延荣光於后昆,軼玄风於邃古,拥嘉瑞,臻元符,登封於 太山 ,篆德於 社首 ,岂与乎七十二帝同条而共贯哉!”

七宝楼台 : (1).传说中神仙所居之处。 清 王韬 《淞隐漫录·陆月舫》:“广寒宫闕皆以水晶筑成,内外通明,表里透澈……西偏峥嶸耸霄汉者,曰七宝楼臺,乃以诸天宝贝所建造者,盖即 嫦娥 所居也。” (2).泛指堂皇华丽的楼台。 清 赵翼 《放言》诗

七世子孙 : 指孙、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尔雅·释亲》:“子之子为孙,孙之子为曾孙,曾孙之子为玄孙,玄孙之子为来孙,来孙之子为晜孙,晜孙之子为仍孙,仍孙之子为云孙。”

七香宝辇 : 即七香车。《花月痕》第四三回:“ 痴珠 正要説话,忽见屏门洞开,门外停两座七香宝輦。”

七宝庄严 : 形容佛教建筑富丽堂皇,气象尊严。《无量寿经》卷上:“又讲堂精舍,宫殿楼观,皆七宝庄严,自然化成。”《涅槃经》卷中:“其殿中央,施师子座,七宝庄严,极为高广。” 宋 范成大 《登大峨之巅佛书以为普贤大士所居连日光相大现赋诗纪实》:“圆景明暉

七起八落 : 多次上下升降。形容麻烦不堪。《隋唐演义》第三十回:“只恨这是一条旱路,虽有离宫别馆,晚间住札,日间那些车尘马足的劳攘,甚是闷人;再带了许多妃妾们,七起八落,如何能彀快活?”

七宝团圞 : 圆月的美称。古代民间传说,月由七宝合成,故云。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天咫》:“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影日烁其凸处也,常有八万二千户修之。” 清 洪昇 《长生殿·闻乐》:“七宝团圞,周三万六千年内;一轮皎洁,满一千二百里中。

七重围子 : 密密层层的警卫军。 元 无名氏 《射柳捶丸》第一折:“他覷那三层鹿角如平荡,你看那七重围子直冲撞,他去那千军队里寻贼将。” 元 无名氏 《伐晋兴齐》第三折:“虎狼般军校雁行齐,冰霜般剑戟鱼鳞砌,更有这七重围簇拥着金顶莲花内。” 明 无

七方十齐 : 泛指中医的各种方剂。齐,方剂。 清 钱谦益 《范司马参机奏疏序》:“良医之治病,有剂有本。治标者,寒热补泻,七方十齐,可以诊而知,知而言者也。”参见“ 七方 ”。